随着中国初创企业在政策的全力支持下崛起,美国在尖端脑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正面临挑战。
多年来,像埃隆·马斯克的 Neuralink 这样的美国公司一直以最先进的芯片植入患者大脑的技术引领着该行业。但今年中国初创公司的一系列临床试验正在改变这一局面。上海StairMed Technology Co.在 5 月份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一位截瘫患者仅用他的想法就能玩电脑游戏,这得益于一种硬币大小的植入物,它与 Neuralink 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物相当。
脑机接口技术一度被认为是小众和未来主义的概念,现已成为中美之间高风险竞争的新前沿。虽然目前的试验侧重于帮助残疾人恢复基本功能,但行业专家预计,如果该技术在商业上可行,其用途将超出医疗目的。中国有意利用这一潜力,依靠已被证明的策略来加速其走向主导地位的道路。7 月份,一项泛部委指令承诺在研究、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方面提供支持,以创建一个世界级的脑技术集群——这种自上而下的驱动力推动了中国在从电动汽车到半导体等行业的崛起。各公司希望政策势头将缓解监管瓶颈。
StairMed 的创始人赵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说:“今年我们看到的是你可以称之为爆炸性的增长阶段。在完整的系统级开发方面,美国仍然保持领先地位。但我们正在迅速赶上,并在某些特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脑机接口公司开发能够拾取神经信号(或人的思想)的设备,并能够无线控制计算机、假肢或其他电子系统。虽然大规模采用的道路并不容易,但该技术的巨大潜力正在引起人们的兴趣。对人脑的更深入了解可能会加速人工智能的突破,而制造和消费设备中由思想控制的界面可能会带来超过触摸屏的革命性影响。中国的政策驱动与“中国制造 2025”计划相呼应,这是一项为期 10 年的战略,该战略推动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公司在全球的崛起。在 7 月份的脑产业指令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到 2030 年建立两到三家世界领先的公司,并建立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国设想将脑接口嵌入到耳机和眼镜等日常用品中——暗示了该功能可能成为未来技术的核心原则。
上海 NeuroXess Technology 的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彭先生说:“现在可以将 BCI 与人工智能、量子和芯片相提并论。我感觉它正在获得最高级别的支持。”中国官僚机构的运作方式是,国家层面的支持必然会减少初创企业往往遇到的程序障碍。中国脑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敏敏表示,他预计有利的环境将有助于附属初创公司 NeuCyber NeuroTech (Beijing) Co. 的官方临床试验。该试验计划于明年进行,将涉及 30 至 50 名患者。
3 月,负责管理国家医疗保险基金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为侵入性脑芯片手术的报销制定了指导方针,采取了早期行动,并让公司有信心追求长期发展。几个月后,中国药品监管机构表示将通过优化审查流程来支持脑科学初创公司。北京和上海的地方政府正在建设实验室、医院和公司的产业集群。
据 CCID Consulting Co. 称,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目前价值 4.5 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为 20%。
市场份额最大的是 BrainCo 等公司,该公司使用脑电图 (EEG) 等非侵入性方法,例如配备传感器的头盔。其他一些公司则采用半侵入性手术方法,将植入物放置在颅骨下方,但不要太靠近大脑。在过去的一年中,NeuCyber 和 Neurac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已经证明他们的设备可以帮助将患者的说话意图转化为文本或控制仿生手臂。6 月,深圳 We-Link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表示,其放置在大脑表面的薄膜植入物可以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在肿瘤手术期间监测大脑活动。
StairMed 与 Neuralink 一样进行侵入性手术,该公司于 3 月开始了其首次患者试验,比这家美国公司晚了大约 14 个月。这家中国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截至 9 月初,植入系统一直稳定运行。创始人赵表示,其设备只有 Neuralink 设备的一半大小,并且包含超柔性电极。StairMed 计划在 2026 年将其研究扩大到 30-40 人,并计划在 2028 年注册其产品。
启明创投支持 StairMed 的负责人毛先生说:“脑机接口具有超出医疗保健的研究潜力——它可以影响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甚至消费产品和服务。中国显然不想在这个领域落后。”Neuralink 可以说是全球最知名的脑科学公司。该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的 X 帐户中表示,全球有 12 名患者使用其植入物。彭博社 7 月份报道称,该公司的目标是到 2031 年每年在其芯片中植入 20,000 人,产生至少 10 亿美元的年收入。其他领先的美国公司包括 Synchron 和 Blackrock Neurotech。
甚至在这些公司引起公众关注之前,美国研究人员就已经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研究脑接口,为该国目前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快速变化的尖端研究资金环境现在威胁着这一进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的 2025 年脑计划预算已削减至 3.21 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减少了 20%。随着特朗普政府缩减科学资金,联邦支持的减少可能会阻碍脑机接口蓬勃发展所必需的跨学科合作。
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说:“如果 NIH 的资金在未来大幅减少,而中国向 BCI 投入大量财政资源,那么美国失去其竞争优势的日子就不会太远。”回到中国,投资者正争先恐后地利用脑产业的快速发展。据数据平台 ITjuzi 称,2025 年该行业的风险投资已比 2024 年的水平增加了一倍多,筹集了至少 11 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 StairMed 的 3.5 亿元人民币。在股市中,与脑研究相关的公司股价飙升。然而,在私人融资方面,美国明显占据上风。Neuralink 最近一次融资时的估值为 90 亿美元。OpenAI 的 Sam Altman 也通过他的脑科学企业 Merge Labs 进入该领域。香港 3C AGI Partners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Esther Wong 投资了美国公司 Synchron,她说:“美国在治疗过程的商业化方面有明确的时间表。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我们看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批准时间表不太明确,这可能会影响大规模采用率。”尽管如此,中国公司历来都表现出克服障碍并变得具有竞争力的能力。中国脑科学研究所的罗先生表示,较低的制造成本、协作的供应商、大量的合格工程师以及与顶级医院的合作有助于弥补资金不足。
今年早些时候,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DeepSeek 以其能够以一小部分成本生产出挑战 OpenAI 的大型语言模型的能力在全球引起轰动。寒武纪科技正在迅速崛起为中国挑战英伟达的希望,这得益于北京推动本土半导体公司的努力。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学系教授说:“我们看到了 DeepSeek 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惊喜。比赛开始了。中国已经赶上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其从实验室转移到商业应用中。”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但重点突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政策支持,以及赶超美国的决心和潜力,整体基调是积极的,展示了中国在该新兴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竞争力。
原文地址:China’s Brain Implant Startups Take On Musk’s Neuralink in New Tech Race
 新闻日期: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