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首次在出口季开始时未购买任何美国大豆,这表明北京再次将农业作为与华盛顿贸易战中的筹码。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对全球市场具有巨大影响力。现在,它正在恢复一种熟悉的策略,即暂停购买美国大豆——这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第一次贸易战期间采取的措施——因为两国正在艰难地维持脆弱的休战。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中国尚未预订任何一批货物,这在追溯到1999年的记录中是首次。去年,美国占中国大豆进口量的五分之一,价值140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北京拥有充足的库存,表明它有耐心和能力等待,并且愿意将大豆作为更广泛贸易谈判中的筹码。习近平主席将于周五与特朗普会面,两国在半导体和稀土的限制问题上争执不下。在会谈前夕,中国宣布初步调查发现英伟达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

北京政策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的农业分析师表示:“中国在大豆问题上的做法类似于在稀土问题上的做法,反映了自上次贸易战以来多年的精心策划。”“买家不仅对美国大豆仍然存在的高关税做出反应,而且对这些关税的短期前景的极高不确定性,以及北京不希望在官员未批准的情况下进行购买的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做出反应。”

这种策略似乎正在奏效。美国农民拥有充足的供应,却面临着接近多年来最低水平的价格。大豆种植者是特朗普的关键选民群体,他们警告说存在“贸易和金融悬崖”,敦促政府与中国达成取消关税的协议。目前,美国大豆进入中国需要缴纳超过20%的关税。

在中国,气氛较为平静。中国的压榨商、养猪户和饲料生产商在第一次贸易战中受到打击,已经储备了几个月的巴西供应。一些公司已经将其库存翻了一番,而国家庞大的储备提供了额外的缓冲。大豆主要在中国被压榨成豆粕,用于其庞大的养猪饲料行业,并制成豆油用于烹饪。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商已经购买了足够的货物,以满足今年剩余时间的需求。他们表示,这使得购买美国大豆的紧迫性至少推迟到2026年第一季度。通常情况下,中国买家在10月至2月期间依赖美国大豆,之后南美收获季节到来。进口商倾向于提前几周预订以锁定更低的价格,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购买了数百万吨。但由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存在,他们正在避开美国大豆,担心报复性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芝加哥大豆价格周五上涨,但仍有望录得每周亏损。

这种策略不仅限于大豆。中国还减少了新一季美国玉米、小麦和高粱的购买量,同时继续从巴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采购这些谷物。虽然随着经济放缓,总体粮食进口量有所下降,但此举也符合北京减少对美国依赖并实现供应多元化的更大努力。

由于美国农民感受到了压力,农业预计将成为特朗普与中国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一位前美国外交官表示,农民已经警告特朗普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而总统敦促中国增加从美国购买大豆的订单。虽然特朗普可能会推动在更广泛的贸易协议上取得进展,但任何真正的协议都不太可能通过电话达成,尤其是在双方都为今年晚些时候的面对面会议做准备的情况下。

中国正在做出一些小努力,以缓解会谈前的一些紧张关系。北京在暂停六个月后恢复了美国石油的购买。据英国《金融时报》周四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北京还在暂停对谷歌安卓系统垄断地位的反垄断调查。农业,尤其是大豆,仍将是任何协议的核心。双方预计将就更实际的承诺达成一致,而不是最初的第一阶段协议中设定的“不可能”的目标。

中国避免购买美国大豆的策略并非没有风险。自今年年初以来,巴西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南美收成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导致供应紧张。如果该国的农作物歉收,中国可能需要比预期更早地动用其战略储备。但是,由于供应已经非常充足,达成贸易协议的前景实际上可能会让中国的一些人感到担忧。如果北京突然购买美国大豆,供应过剩可能会压低国内豆粕价格,扰乱生产商几个月来建立的精心储备和对冲策略。

在中国北方,一位采购经理表示,由于库存高企,他只锁定了下个月的供应。另一位主要压榨商的经理警告说,美国大豆的突然涌入可能导致豆粕价格暴跌。由于他们未被授权公开发言,因此均要求匿名。如果没有关税,美国仍然是最有效率、低成本的大豆供应商之一,而中国正在为没有它们付出溢价。拖延的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放弃美国供应的痛苦就越大。在第一次贸易战中,即使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报复性关税,它也给予了豁免,并允许企业进口有限数量的农产品。“如果达成协议,中国买家肯定会对美国大豆产生一定程度的需求,”佩说。“问题是贸易战——而不是完全缺乏需求。”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客观描述了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策略和行动,展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提及中国拥有充足的储备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略微偏向正面。

原文地址:China Seeks Trade Edge, Shunning US Soy in First Since 1990s
新闻日期:2025-09-19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