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国财政部驻华盛顿记者。今天我们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不设名称的中美对话。欢迎向我们发送反馈和建议至。
财政部长斯科特· Bessent 周一结束了今年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的第四次会晤——是他的前任亨利·保尔森设立的所谓战略经济对话的两倍。今年至少还有一轮会谈,Bessent 已成为近代历史上与中国打交道最频繁的财政部长。
他这种有些临时性的节奏,至少是蒂莫西·盖特纳和希拉里·克林顿在保尔森之后所保持的“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五倍。只是不要给 Bessent 的参与贴上官方名称。在马德里结束最新一轮谈判后,Bessent 在周一的采访中表示,他只是称之为“贸易谈判”。马德里回合之前,分别于 7 月在斯德哥尔摩、6 月在伦敦和 5 月在日内瓦举行了会议。
虽然缺乏早期中美接触的正式性,但 Bessent 的会谈——通常包括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有时也包括商务部长霍华德· Lutnick——为这两个既是对立又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缓和带来了希望。马德里会谈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定于周五的通话奠定了基础。
前白宫和中央情报局中国专家、现任乔治城大学的丹尼斯·怀尔德表示,中国可能想要一个更正式的机制。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表示希望任命一位负责人,并约束内阁成员的贬损言论。
Bessent 明确了谈判最终结果的宏伟愿景:一个“美丽的再平衡”,即中国将其经济更多地转向国内需求,而美国则重振其制造业以供应美国消费者。这是否会发生还有待观察。目前,双方似乎都满足于不断拖延各自实施的大部分关税的最后期限。
Bessent 和格里尔表示,在 11 月 10 日的当前截止日期之前,可能还会与中国官员举行另一次会议。 “我们有一个日内瓦框架,我们有一个伦敦框架,我们有一个斯德哥尔摩框架,现在我们有一个马德里框架,” Bessent 说。“我们正在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我们不确定最终会走向何方,”他说。“但这是有用的。我们这些团队现在有了友好的关系,你看到同样的人,你对他们有了更好的了解,这很有用。”
在为周五和周六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做准备时, Bruegel 智库研究了在地缘政治转变中欧盟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研究人员 André Sapir 、 Jacob Funk Kirkegaard 和 Jeromin Zettelmeyer 针对 2035 年的世界制定了四种情景,所有这些情景都涉及持续的美中对抗和比过去更大的多极化:“如果欧盟想成为情景制定者,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仅仅是情景接受者,我们对一系列情景的分析指向同一方向:欧洲必须努力在包括国防、技术、金融和贸易在内的关键领域获得战略自主权,”他们写道。
如需完整报告,请点击此处。
喜欢《经济日报》吗?点击此处注册。
此外,这里有一些我们认为您可能会喜欢的时事通讯。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客观报道了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以及双方为达成协议所做的努力,例如多次会晤和建立框架。同时,也提到了“美丽的再平衡”的愿景,暗示了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中美关系改善的期望。
原文地址:Bessent Steers Clear of a Name for Now-Regular US-China Talks
新闻日期: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