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认为,尽管中国面临贷款放缓的局面,但市场流动性改善的迹象表明,这看似“信贷悖论”的现象实则掩盖了信心和融资的改善。
尽管7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有所下降,但包括债券销售和影子银行信贷在内的社会融资总额(扣除股权发行部分)显示出“逐渐复苏”的态势。香港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策略师罗念慈表示,中国M1和M2货币增长差距的缩小可能表明,家庭正在将资金从定期存款转移到活期账户,进而转移到股市,零售经纪账户也在增加。
罗念慈在周五的报告中指出:“这种现象可能也是公众信心恢复的初步迹象。” 尽管近几个月来中国金融状况有所波动,但家庭和企业对信贷的需求总体上仍然疲软,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在8月份也有所放缓。
当月家庭新增储蓄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可能表明,在股市上涨期间,个人正在将更多资金转移到股市。 7月和8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8%,超过预期。 最近修订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1(包括家庭和企业活期存款)上个月增长了6%,是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彭博行业研究认为,M1-M2差距的缩小可能反映出“随着更多资金转移到活期存款,流动性有所改善”。
罗念慈认为,允许地方政府将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转移到官方资产负债表上的计划,以及银行资本重组的措施,“应有助于重振经济增长”。 他表示:“国内金融系统似乎正在做出反应,信贷脉冲最终正在恢复。”
不过,罗念慈表示,注入公共部门刺激措施对于重振信贷状况和经济增长势头“至关重要”。 罗念慈认为,只要人民币保持稳定或走强,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货币宽松政策后,中国央行也有更大的政策空间来降低利率。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了中国信贷放缓的现象,但同时也强调了市场流动性改善、融资逐渐复苏以及公众信心恢复的迹象,整体基调偏向乐观,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改善。
原文地址:Behind China ‘Credit Paradox,’ BNP Finds Flickers of Improvement
新闻日期: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