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讯——一家美国电影发行商批评一家中国电影公司,据悉该公司在发行恐怖电影《在一起》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影片中的一对同性恋情侣改为异性恋。

本月初,一些参加提前观影的观众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表示,电影中出现的两个结婚男子中的一个,被数字技术修改成了一名女性,很可能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

该电影的全球发行商Neon周三表示,他们“不认可”成都的电影发行商Hishow对影片进行的“未经授权”的编辑,并要求停止放映修改后的版本。据Deadline报道。

这部电影由澳大利亚电影制作人迈克尔·香克斯编剧和导演,讲述了一对由美国演员艾莉森·布里和戴夫·弗兰科饰演的夫妇,为了挽救他们的关系而搬到乡村,并遇到了一种神秘力量,使他们更加亲密的故事。

Hishow从9月12日开始在中国11个城市提供了首批预映场,该电影原计划于9月19日在全国上映。许多提前观看的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这种性别改变。一位在小红书(一个类似于Instagram的中国平台)上的用户形容对同性婚礼的AI修改是“令人发指的”。

“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版本并没有删除这个场景。相反,它用一张女性的脸覆盖在其中一个男人身上,”该用户写道。“这看起来非常合理。即使是美国的保守派也会印象深刻!”

国有企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周表示,《在一起》的广泛发行已被推迟,原因是“电影发行计划的变更”,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一旦确定了具体的新日期,将立即公布,”该公司表示。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已联系Hishow和Neon寻求评论。尽管进口电影经常被中国审查机构编辑,以删除被认为过于敏感或有风险的场景,但这似乎是首次使用技术来改变场景的案例之一。

审查制度的最大对象之一是同性恋,尽管同性恋在中国已经非刑事化,但近年来一直是政府打压的目标,尽管调查显示公众越来越支持LGBTQ群体。2021年,中国当局禁止在屏幕上出现“娘娘腔”行为,2022年,当粉丝们注意到从电视剧《老友记》(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中删除了LGBTQ情节时,他们提出了抱怨。至少有10个涉及同性恋的场景也从2018年关于摇滚音乐家和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的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中国版本中删除。

香港大学电影和媒体研究课程的讲师杰森·科伊告诉NBC新闻,《在一起》婚礼场景的修改“表明政府有一个明确的立场,他们有一条红线”。“他们将寻求执行它,并且他们会找到创新的方法来执行它。”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助理教授曾红也认为,在《在一起》中明显使用人工智能“对LGBTQ的权利以及他们在中国的银幕上的代表来说,前景并不乐观”。

这并非人工智能首次被用于改变亚洲的电影。上个月初,2013年宝莱坞热门浪漫剧《Raanjhanaa》在印度重新上映,其结局被人工智能修改,据信这是世界首例,引发了关于该国及其他地区讲故事的未来的辩论。

这部电影的原始版本以一个印度教男子与一个穆斯林女子发生一段注定失败的恋情而死亡告终。在新版本中,他活了下来,制片公司Eros International表示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诠释”。

这部电影的导演阿南德·L·拉伊对此变化并不知情,他称这一决定“非常不尊重人”。拉伊在Instagram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用合成的外衣掩盖电影的情感遗产,这不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这是对我们所建立的一切的彻底背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80
原因:

文章批评了中国电影公司使用AI技术审查和修改电影内容,以及对LGBTQ群体的不友好政策,表达了对中国审查制度和人权状况的担忧。

原文地址:Chinese studio criticized for using AI to make gay couple straight in body horror film
新闻日期:2025-09-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