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全球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中国正扩大其债券回购市场的准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五发布的通知,包括外国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内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现在可以在中国在岸市场进行债券回购交易。其他符合资格的投资者还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长期投资者。这些规定也适用于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机构投资者,并立即生效。
此前,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的“债券通”项目有限地参与回购市场。此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北京为将人民币定位为全球储备货币并提高在岸流动性而做出的又一努力。这项由中国央行于去年构想的变革,正值美联储宽松周期以及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展开。
监管机构的最新举措将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回购协议(即短期协议,出售债券并承诺稍后回购)进入更深层次的在岸人民币流动性池。监管机构表示,中国的质押式回购系统一直与全球规范不同,抵押债券在卖方账户下被冻结,而不是被转移。在新模式下,监管机构通过提供更清晰的权利和更简便的违约处理方式,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12个月的过渡期将允许现有参与者继续使用旧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更新“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而且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并有助于加强合格境外投资者的计划。它巩固并加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支持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同步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的声明显示,截至8月底,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0家外国金融机构已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有总计4万亿元人民币(5610亿美元)的资产。
声明称,自2015年以来,中国已允许外国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参与所谓的质押式回购。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质押式回购的月度交易量平均为131.2万亿元人民币(18万亿美元)。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言人奥利弗·廷克勒在一份单独的声明中表示:“这些进展标志着深化中国资本市场和增强所有市场参与者机会的持续改革中的重要一步。”
当局一直在加紧努力促进中国的债券和货币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本周表示,中国将支持国际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以提高人民币债券的使用效率。他还表示,央行将加快在香港推出政府债券期货,并提高互换通的每日净交易限额。
官员们有一个更广泛的蓝图,将香港定位为债券市场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中心。为了提高中国债券的吸引力,当局在2月份推出了债券通下的回购服务,允许部分全球投资者使用通过该交易连接购买的票据作为离岸流动性的抵押品。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在7月份加强了该计划,允许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结算。彭博新闻社的母公司彭博有限合伙企业提供与债券通相关的服务。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80
原因:
文章整体上对中国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吸引外资持积极态度。虽然也提到了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但重点在于中国自身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进展,以及对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积极影响。
原文地址:China Expands Onshore Repo Access in Push to Boost Yuan Assets
新闻日期: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