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陷入谈判僵局,双方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

根据协议,中国生产的电动车预计将于本月末承受高额关税的冲击。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欧盟和中国正努力寻找非关税替代方案,并在本月早些时候同意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实施高达45%的税率措施。尽管如此,在欧盟各成员国投票反对征收关税后,双方代表进行的最后一轮会谈并未达成共识。

中国政府威胁将对大型汽车和法国著名的蒸馏酒——柯涅克白兰地(Cognac)加征进口税,以报复这一决定。这将直接针对欧盟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与法国。去年,欧盟与中国间的贸易总额高达7390亿欧元,即8060亿美元。

在周末的会谈中,中国向欧洲联盟提出了对单独汽车制造商的价格谈判表示反对,并同时指责欧盟没有和代表中国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的商会进行共同讨论。双方正在考虑来自中国汽车制造业行业协会的集体提案以及其它个别汽车厂商直接提供的方案。

为确保任何可能达成的新协议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能够公正地解决欧盟认定的补贴问题,并具备有效的监控和执行机制,欧洲联盟正评估是否可以通过对出口量与价格进行调控替代原本计划中的关税征收。在不愿透露姓名的情况下,相关官员表示谈判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关键性分歧依然存在,特别是如何合理设定价格体系以及确保替代协议同样具有原先拟议关税的影响力。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对双方在未来几周内完成协议持有乐观态度。“我倾向于认为我们共享的愿望是在10月底前与中国达成共识。”在柏林举行的西巴尔干峰会上,他说道。欧盟已向中国发出了新的询问内容,并期望对话的进程能尽快恢复。

WTO规则下,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与个别企业进行双边协议,在此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时间线。即便关税于10月末正式实施后,双方仍然有可能达成新协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尽管文章中也表达了一些对未来合作的期待,但总体而言,作者对当前欧盟和中国之间贸易谈判僵局的态度更倾向于负面:
*  “Trade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have been plagued by major hurdles.” 开头就指出谈判存在重大困难。 
* “planned tariffs on Chinese-made electric vehicles likely to kick in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明确表达了关税将生效的预期,这是对中国采取措施的负面解读。
* 文章多次提及双方在谈判中没有达成一致,“Chinese negotiators left Brussels last week after eight rounds of talks ended without a deal”,以及“key sticking points remain”。 
*  “China has threatened to raise tariffs on large-engine vehicles and said it will start collecting duties on cognac in moves that would hit the EU’s two largest economies, Germany and France。”强调了中国反制措施对欧盟经济的影响。
* 文章也多次提及欧盟认为中国产业补贴不公平,“The EU — which said Beijing unfairly subsidizes its industry”。
这些描述都展现出作者对谈判前景的担忧,以及对中国贸易行为的不满。

原文地址:Electric Car Tariffs: EU, China Face Hurdles in Clinching EV Deal
新闻日期:2024-10-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