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自特朗普政府及其发起的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的行动,而是源于内部: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和速度的下降。
这种人口下降将在未来几十年对中国乃至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它可能削弱中国的长期增长率,进而危及北京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甚至取而代之的全球强国的目标。同时,劳动力的大幅短缺可能会影响包括芭比娃娃、鞋子、手机和电动汽车在内的产品供应链。
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经济主管路易丝·卢表示:“人口下降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她估计,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萎缩可能会使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0.5%。
以下是中国如何陷入这种困境,以及这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国当前困境的核心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人口控制措施。政府倡导“晚婚、少生、间隔长”的运动,使得生育率在70年代初急剧下降。但由于担心“晚、稀、少”还不够,中国政府于1979年正式将大多数夫妇限制为生育一个孩子。为了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当局经常采取强制绝育和堕胎手段,并对超生家庭处以巨额罚款。
严厉的手段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确实奏效了——尽管效果过于显著。出生率急剧下降,迫使当局在2015年放宽政策,2016年允许生育两个孩子,2021年允许生育三个孩子。但除了2024年新冠疫情后的小幅回升外,出生率并未反弹。事实上,随着人口控制措施的解除,出生率甚至进一步下降——从2016年每名妇女生育1.77个孩子降至2021年的1.12个。
这一下降的统计数据可能反映了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根据北京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的一份报告,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包括食品、医疗保险和学费在内,平均花费约为74,963美元。在大城市,这一成本甚至更高:在上海养育一个孩子需要140,747美元。
中国政府现在正试图用金钱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可能为时已晚。上个月,北京宣布为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每年提供约500美元的补贴。在社交媒体上,一些评论员表示,如果补贴是现在的10倍,他们会考虑生育更多孩子。
许多准父母因生育孩子带来的经济和生活方式负担而犹豫不决。
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赵子娟(音)说:“我害怕生孩子。我不想生孩子。养育一个孩子需要牺牲太多,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我无意做出那样的牺牲。生活已经很累了,我只是不想让它更难。”
赵和她结婚七年的丈夫并不认为自己是异类。事实上,许多年龄相仿的朋友和同事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有些人说我自私,但我不在乎。我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赵说。
为了扭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中国政府正试图说服越来越持怀疑态度的Z世代结婚。中国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只有610万对中国夫妇登记结婚,不到2013年1350万对的一半。
鉴于几乎所有中国孩子都是婚生子女,结婚率是未来出生率的一个良好指标。
来自中国东部福建省的数据分析师Ardy Yan(音)就是对婚姻不感兴趣的人之一。
“结婚、生子、延续家族血脉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活几十年,应该花更多时间享受它,”Yan说,并补充说他将利用一些空闲时间照顾年迈的父母。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仍在各个层面坚持不懈。大学开设关于约会礼仪的“恋爱课程”,公司要求单身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结婚,地方政府甚至开始为结婚提供现金补贴。
政府甚至开始限制质疑婚姻价值的公共言论,国家媒体甚至批评美化离婚的脱口秀节目。
对于那些结婚的人,国家继续扮演着一种侵入性的角色:曾经负责控制出生率的计划生育官员现在会纠缠新婚妇女,询问她们的生育计划以及最近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
不仅中国新生儿数量减少,老年人也越来越长寿。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一直在上升,预计未来3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翻一番。
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给该国主要通过税收收入资助的养老金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100年,劳动力以外的人口将多于劳动力人口。
老龄化人口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人口统计学家易富贤说,老年人“将需要政府照顾他们,但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儿童。如果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生育费用,就很难提高出生率。”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享有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依靠其庞大的劳动力来廉价而快速地制造商品。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那个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易富贤说:“中国目前的制造业产能占全球总量的30%。但这将不得不下降,因为中国将没有足够的劳动生产率。中国制造业能力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这不仅仅是数字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易富贤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主要得益于1960年至198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这些人非常愿意从事制造业工作并在工厂工作。但现在,年轻一代根本不愿意在工厂工作。”
其他国家通过移民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而北京一直不愿接受这一点,因为它非常重视文化同质性。相反,中国越来越多地转向机器人来弥补工人和生产力的不足——但自动化在某些领域(如服务业)的影响有限。
工厂和制造商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广州一家数字标牌制造商LC Sign的营销主管Tony Zhu表示,过去几年,他们公司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该公司拥有约200名工厂工人。
“我们已经面临竞争,”Tony Zhu指着印度、欧洲和墨西哥的标牌制造商说。“我们不是最便宜的选择。在我们的(外国)竞争对手中,我们的价格略高,所以那里存在竞争。”
LC Sign目前并不担心中国劳动力萎缩的问题。但“也许在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将面临这个问题,”Zhu说。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试图通过关税制度说服美国制造商迁出中国并返回美国,但随着公司涌向劳动力最便宜的地方,这一努力将会受阻,而这可能不会在中国。
人口统计学家易富贤说:“如果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崩溃得太快,其他国家——印度、东南亚等地——将没有时间建立起它们的制造能力并取代中国的工作岗位。”
对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来说,结果是:效率较低的制造业和iPhone和耐克运动鞋等商品的价格上涨。
易说,对中国的影响将会更大。“这将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国家安全构成挑战——这将是一项全面的挑战。”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主要聚焦于中国人口下降、劳动力短缺以及老龄化等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全球供应链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提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竞争力下降,以及养老金体系面临的压力等。
原文地址:Chinaâs shrinking population could crimp global ambitions
新闻日期: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