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乔治亚州萨瓦那的一次集会上表示:“外国国家会担心失去工作岗位给美国。”他承诺通过实施高关税和惩罚将工作留在美国的公司来振兴制造业,并提出“制造业复兴”的概念。

这一宣称,基于对过去经济模式的怀旧情绪,在美国政治中已显得不伦不类。它也纯粹是幻想。特朗普认为中国等国家非法占有的工业岗位属于美国的想法,建立在对全球制造业动态误解的基础上。美国主要不是因为其他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失去工作,而是由于技术进步。

关于“中国冲击”的讨论揭示了这一趋势: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间,虽然美国南部分社区因生产低价值产品的制造业岗位受损,“大约损失了近1,000,000个工作岗位转移到中国”,但这些实际上是全国范围内丢失5,800,000个制造工作的一小部分。长期来看,甚至难以从“中国冲击”中分辨其影响,因为美国制造业在总就业中的份额已出现了长期下滑。

更为关键的趋势在于:即使在中国,由于自动化和生产率增长,制造业就业岗位也不断减少。全球范围内,在2013年至2018年间,大约损失了约2,000,000个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印度亦不例外。“这些工作去了哪里?”瑞士IMD商学院的国际贸易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问道,“生产率提高正在吃掉它们。”

自动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就业的常态。即便是被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在对美国人来说不屑一顾的情况下,也正被自动化替代。例如,《世界报》文章指出,菲律宾芯片制造商就威胁罢工以阻止工作自动化的趋势。

根据《发展动态与未来部门职位份额:制造业命运》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制造岗位将降至311,000,000个,从2018年的377,000,000个减少。在中等收入国家,如中国和墨西哥,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份额将从17.8%大幅下降至9.9%,而发达国家由于机器人早就取代人类的工作,其制造业岗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关注美国人的就业前景问题时,特朗普和其他追求“再工业化”议程的民主党领导人或许应把视线从制造转向服务。虽然服务业仍保持增长,但远程工作技术正在使许多在办公室需要完成的任务外包出去——比如会计、IT支持、税务准备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政策制定者们不应该继续试图赢取不存在的工作,而应该针对即将来临的服务行业就业冲击做好准备,并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目标应该是灵活性而非与技术进步展开持久战;耗费数十亿美元与技术变迁对抗并不实际可行。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3
原因:

文章中虽然提到了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和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但总体基调较为客观,并没有明显的负面评价或指责中国。
例如:
* 文章承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确实冲击了美国一些地区的低端制造业,导致部分失业。
* 但文章同时也指出,这只是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其中一个原因,技术进步和自动化才是更重要的驱动力。
*  此外,文章还提到中国也在经历类似的变化,其自身也面临着制造业岗位减少的挑战。
因此,作者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并非非常强烈,没有达到极端指责或贬低的地步,所以得分相对较低。

原文地址:Trump wants to take back manufacturing jobs. It won’t work.
新闻日期:2024-10-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