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这可能导致一波工厂倒闭潮。

根据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评估,由于汽车需求持续疲软以及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被迫关闭多达八家工厂。重组专家指出,欧洲汽车工厂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55%。产能利用率低于75%的工厂正日益影响盈利能力。Stellantis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其在欧洲的产量目前仅达到约45%。

AlixPartners德国总经理Fabian Piontek表示:“未来几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将损失100万至200万辆汽车的市场份额给中国品牌。中国汽车制造商今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左右。”

Stellantis的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

关闭一家工厂代价高昂,并会导致与强大的劳工代表进行旷日持久的谈判。AlixPartners估计,关闭一家拥有约10,000名员工的大型工厂可能耗资约15亿欧元,并持续一到三年。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增长后,由于需求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制造商目前正在降低产量并裁减数千个工作岗位。本月,大众汽车暂停了其在萨克森州的工厂一周的生产,而Stellantis则暂时停止了多个地点的生产,包括菲亚特熊猫和阿尔法罗密欧Tonale的生产。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去年欧洲的交付量仅增长了0.9%,达到约1300万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等中国品牌到2030年可能达到10%的市场份额,这将进一步增加现有产能的压力。

AlixPartners表示,汽车工厂通常只有在年产量至少达到25万辆时才能盈利。如果中国制造商到2030年每年在欧洲销售约200万辆汽车,该地区将面临约八家工厂的产能过剩。

然而,在许多欧洲国家,关闭整个工厂仍然很困难。例如,在德国,劳工代表可以在大众汽车和保时捷的监事会中阻止此类决定。去年,大众汽车需要与工会进行谈判以削减成本,并最终放弃了在德国首次关闭工厂的计划。该协议改为削减产能和裁减35,000个工作岗位。

AlixPartners的顾问兼总经理Tom Gellrich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管理层必须能够令人信服地证明,关闭工厂是公司唯一可行的选择。”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报道中提及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的增长,以及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扩张计划,暗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但同时也提到了可能给欧洲汽车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整体比较中立。

原文地址:Autobauern in Europa droht Welle von Werksschließungen durch China-Konkurrenz
新闻日期:2025-10-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