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竞争白热化,初创企业面临生存挑战**

张鹏,智谱AI的首席执行官,外表更像是一位学者而非商业领袖。但他对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二元性有着深刻的理解。自从ChatGPT发布以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已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尽管美国试图通过限制芯片出口来阻碍中国,但中国企业仍在奋力前进。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已发布超过1500个AI模型,在全球语言和图像理解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开源浪潮降低了价格,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环境。

张鹏认为,开源对于促进技术进步和防止少数企业垄断至关重要。然而,他也承认,仅靠开源无法维持公司的发展。中国企业在追求全球影响力之际,正面临着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巨大,但消费者付费意愿不高。在众多公司提供开源模型和免费产品的情况下,如何盈利成为一大难题。中国要成为人工智能领导者,必须解决这个难题。

与硅谷的科技领袖不同,张鹏更关注技术细节而非地缘政治。他认为,外界常常将中国人工智能的成就归功于政府补贴,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中国人工智能的盈利问题,主要源于激烈的竞争导致的技术商品化。价格战在中国是常态,最终会回归理性。这种“先扩张后盈利”的策略,预示着行业洗牌不可避免。这给中国政府带来难题:政府希望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推动科研并提升地缘政治地位。

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蓝图,旨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最高层也在关注是否存在所有省份都发展相同产业的问题。中国经济规划部门已承诺避免人工智能领域的过度竞争。但目前,国内的激烈竞争已产生了超越产业政策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制裁反而迫使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更具创新性和成本意识。外部压力与市场竞争相结合,造就了一场“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野心的企业。

这在中国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屡见不鲜。每当出现新潮流时,大量竞争者涌入,竞相压价以获取市场份额,即使牺牲利润也在所不惜。中国年轻人用“内卷”一词来形容这种无休止的竞争。这种现象导致过度劳累和消耗,并提高所有人的成本。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历了“百模大战”的洗礼。百度CEO曾表示,AI模型过多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DeepSeek的出现证明,即使是只有几百名工程师的团队,也能与硅谷一较高下,凸显了行业准入门槛较低。

智谱AI被视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小龙”或“AI虎”之一。该公司成立于清华大学,致力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尽管美国公司在OpenCompass的LLM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中国公司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在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数百家公司展示了最新成果。中国拥有超过5000家人工智能公司,但未来十年可能只有少数能存活下来。中国人工智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开源模型的拥抱。硅谷则更倾向于闭源模式。然而,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拒绝为软件服务付费,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即使是订阅模式,中国的价格也远低于美国。

中国人工智能公司一直在竞相压低价格。尽管中国对互联网实施严格的内容审查,但北京仍将开源视为加速发展和推广人工智能的途径,认为这有助于中国赶超美国科技巨头。与专有技术不同,开源代码被认为不受出口管制。美国可以限制芯片和硬件,但难以限制代码。开源通过加速思想传播和反馈循环来推动进步。美国公司会花费巨资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走人才,并严守商业机密。但开源更像是追赶者的工具。

美国将人工智能视为“曼哈顿计划”,而中国则将其视为电力,旨在实现大规模应用,即使牺牲私营企业的盈利也在所不惜。这种策略使中国能够提供比美国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历史表明,足够好且更便宜的产品往往会成为全球标准。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指出,智能手机的普及并非因为最强大、最时尚的版本,而是因为廉价、功能足够的设备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此外,中国还可以借此提升软实力。中国将开源视为“人人可用的人工智能”,这向全球南方国家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世界采用中国产品的越多,中国就越能在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标准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发表讲话,似乎暗指美国封闭的技术垄断,他表示,如果搞技术垄断,“人工智能将成为少数国家和企业的专属游戏”。中国成熟的开源生态系统促使白宫表示支持开源模型,并促使OpenAI迅速推出两款免费模型。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表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世界将主要建立在中国开源模型之上。对于智谱AI等中国公司而言,全球扩张可能有助于实现中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导者的目标,但这在海外常常被混为一谈。国内市场同质化严重,在通缩压力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盈利变得越来越困难。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一条摆脱内卷的途径。

OpenAI的政府事务团队注意到了智谱AI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赢得政府合同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但这也可能引发了美国的审查。智谱AI因涉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联而被列入贸易限制黑名单。该公司对此表示震惊,并坚称其运营自主且遵守所有法律。一位专家认为,美国此举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美国常常以道德名义表达对中国人工智能的担忧,强调需要“民主人工智能”的胜利。但如果这意味着维持少数富豪企业的主导地位,这种说法就显得越来越空洞。当然,全球扩张并不能保证商业成功。多个司法管辖区已经对DeepSeek采取了行动,而字节跳动的TikTok在美国的命运也陷入了地缘政治的拉锯战。一家名为Manus AI的公司已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并试图切断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以进入海外市场。据报道,智谱AI正在准备首次公开募股。北京应该为这一审批过程扫清障碍,让市场而非行政命令来选择其国家冠军。

张鹏对内部竞争带来的挑战并不担心。他希望智谱AI能够凭借其学术背景和“倾向于科学探索”的特点脱颖而出。事实上,当被问及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设想时,他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时间线。他认为,人类渴望与另一种具有同等智慧的物种相遇。在他看来,通用人工智能不仅是盈利引擎,也是我们文明旅程中的伴侣。当你的最终目标是制造能够与人类并肩站立的机器时,今天的市场竞争只是入场券。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承认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创新,并提到了中国在开源方面的努力,以及一些中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潜力。但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例如激烈的竞争和盈利问题。

原文地址:China AI Competition Threatens Startups Success
新闻日期:2025-10-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