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宠物咖啡馆工作,“赚零嘴钱”的小动物在中国兴起》
摘要:
九月中旬的一天,27岁的在读博士生Jane Xue 将她两岁的萨摩耶犬 OK 带到了福州一家狗咖店上班的第一天。她说,这是如同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情景。“我认为这和父母送孩子去学校很像。”
Xue 鼓励宠物到咖啡馆工作,并将此视为一种双赢:狗狗能够与其他动物玩耍,减少孤独感。同时,她自己也借此机会节省空调费用,因为夏天在福州的天气酷热难耐。
在中国,宠物咖啡馆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业务模式。顾客可以和店内的小动物亲密互动,这使得咖啡馆收取更高的入场费成为可能。通常情况下,光临中国的猫狗咖啡馆的消费者需要支付从30-60元人民币(约4-8.5美元)不等的人头费用或购买某种饮料。
Xue 的观点虽独特但并非个案——宠物在咖啡馆工作这一现象正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被称为“零嘴赚取”文化,指的是这些宠物以兼职或全职身份在猫狗咖店工作,然后晚上回到家与家人团聚,如同人类一样生活。
对于一些像「不愚」这样的宠物来说,虽然它们也可能在求职市场上遭遇挫折,但「不愚」是一只活泼、善于打呼噜的黑白色猫咪。33岁的北京国际学校英语老师 Xin Xin 在9月8日通过 Xiaohongshu 平台发布了「不愚」的简历,希望为他找到一份咖啡馆工作。尽管尝试过多次,但仍未有满意的反馈。
「他认为自己是上帝选中来在咖啡馆工作的猫咪!」Xin 在「不愚」的求职简历上写道,并表示只期望能用一些罐头猫食或小零食作为他的报酬。「我原以为店家会主动联系我们,现在看来需要我们主动送出简历。」
Xin 表示,宠物猫「不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蜷缩在笔记本前,给她工作时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他就像一匹忙碌的马一样看着我加班。」Xin 笑着说。「我和丈夫希望让他体验工作的辛劳,并用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
在日常开销上,Xin 每月要为两只猫提供大约500元人民币(约71美元)的食物费。她认为这会让宠物猫感到过于无聊。「有一份工作能让它消耗些精力。」
据 CBNData 报道,在2011年,中国南方城市广州开设了第一间猫咖啡馆,而此后几年内,这种店铺数量每年增长了200%。到2023年,中国境内共有超过4000家与宠物咖啡馆相关的公司。
总结:
在中国,宠物在咖啡店工作成为流行趋势。「零嘴赚取」文化反映了宠物与主人之间新奇且有时带有挑战性的互动方式。这一现象既展现了现代中国人对宠物的深厚爱意,也预示了未来更多创新和有趣的可能性。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宠物在咖啡馆“工作”的现象,并用正面词汇描述这种趋势,比如“cute and fun”、“win-win”、“star of the cafe”。 文章也通过数据展现了中国宠物经济的发展势头,例如 “more pets than toddlers” 和 “the number of similar establishments has grown by 200% per year”。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对中国社会现状的积极评价。 但是文章同时也包含一些客观描述,比如“Summers in Fuzhou can be brutal” ,没有明显的正面情感色彩。 综合以上分析,最终打分设定在75分。
原文地址:Pets in China are earning ‘snack money’ in cafes as their owners send them to work
新闻日期: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