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国际经济编辑在此为您解读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在中国领导人齐聚北京,规划未来五年政策之际,正值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如何应对未来变局成为关键议题,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升级关税压力。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发表讲话,将芬太尼和大豆列为美中之间的主要贸易问题,此时正值双方重返谈判桌前夕,一项脆弱的贸易休战协议即将到期。几天前,在美国威胁要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0%关税后,北京方面誓言要对关键矿产实行广泛的管制。

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其团队已经习惯了与特朗普打交道,并成功应对了第一轮贸易战,并在第二轮贸易战中保持了出口引擎的运转,但关税的不确定性无疑会使他们的规划复杂化。彭博经济学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将在增长、公平和安全之间采取更加平衡的策略,这反映出中国对这些目标如何相互促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认为,这种三重优先策略可能标志着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以往计划中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模式,转向更加重视公平和安全的模式。在贸易方面,北京可能会发出信号,表明将从长期奉行的重商主义方式转变为更加双向开放和多元化的全球参与。

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降至一年来最低水平——将不再是优先事项。渣打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丁爽和Hunter Chan表示,最近政策圈的讨论表明,中国希望在2026-2030年期间实现4.7%-4.8%的平均增长率,从而为到2035年实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铺平道路。他们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在人口老龄化和西方技术限制的背景下,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在此期间,具体的政策建议可能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麦格理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预计,未来五年的政策将以三管齐下的方式为基础:刺激内需、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国家安全。

胡伟俊表示:“为了实现增长目标,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刺激内需。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尽管时机更多地取决于华盛顿的政策,而不是北京制定的五年规划。”

在美国政府关门导致延迟后,劳工统计局将于周五发布9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该数据原定于10月15日发布,将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在下周的政策会议之前提供有关通胀的关键信息。

此外,从日本到英国的通胀数据、主要经济体的PMI数据以及瑞士央行官员的首次会议纪要将是本周的亮点。

特朗普利用关税作为发动贸易战工具的关键时刻将于下月初到来,届时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将听取对白宫征收进口关税的质疑。Evercore ISI的经济学家Sarah Bianchi、Matthew Aks和Karlin Gatton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目前,我们认为结果难分伯仲。在11月5日的口头辩论之后,我们可能会根据法官的问题和语气重新评估我们的几率。”

风险巨大。经济学家们认为,任何结果都不会影响贸易协议,但印度和瑞士等没有协议的国家将密切关注。同时,法院对白宫措施的驳斥可能会使特朗普政府面临高达2500亿美元的关税退款。

希望您喜欢《经济学人日报》!另外,这里有一些我们认为您可能喜欢的时事通讯。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但也肯定了中国政府应对挑战的决心和能力,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潜力,整体基调偏积极。

原文地址:China Charts Course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新闻日期:2025-10-2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