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策略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限制或关税手段,更在于试探华盛顿在谈判中最看重的价值,以及北京可以占据优势的领域。最近的摩擦已将紧张局势推向了新高度。双方都在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对方所需:美国限制高端芯片和半导体技术,而中国则限制关键矿产元素。

此次摩擦也发生在唐纳德·特朗普与习近平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之前。北京不希望在会晤中处于劣势。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博弈,既反映了其利用自身优势的策略,也可能暴露了其弱点。在两国领导人自那次重要会晤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前夕,采取如此强硬的姿态可能会适得其反。

华盛顿已暗示将联合盟友,包括欧洲和一些亚洲国家,共同对抗中国的行动。但双方寻求缓和局势仍符合彼此的利益,即使重启之路将更加充满挑战。双方都以不信任和遏制的眼光看待对抗。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持久战,可能比美国认为的更有优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表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实力日益增强。即使面临一些痛苦,中国也能承受。”

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以数十年为单位进行思考,而非以选举周期为单位。在中国,贸易战日益被视为对政治和意识形态耐力的考验。通过试探华盛顿对出口禁令的反应,北京正在测试在台湾问题上可能发生的更严重对抗。有猜测称,习近平可能会敦促特朗普改变美国在台湾地位上的措辞,并可能将其作为贸易谈判的筹码。通过观察华盛顿如何处理这场争端,习近平正在测试美国总统在台湾问题上的真实反应。

华盛顿并非没有选择。它可以团结盟友来对抗中国的策略。荷兰最近决定接管由中国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荷兰半导体公司Nexperia。荷兰政府援引了一项法案。此类措施可能被认为过于强硬,但表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可以利用这种影响力。

财政部长暗示将联合盟友对抗中国的行动,称美国官员正在与欧洲盟友、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和亚洲民主国家进行对话。因此,北京面临的战术挑战是确保其仅仅是在试探美国的决心,而不是使其更加坚定。这并非一场中国可以彻底获胜的竞赛,特别是如果美国能够正确应对的话。

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前,言辞将走向何方,无人知晓。北京表示不希望发生贸易战,但也不害怕贸易战。特朗普已宣布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战。但几天后,美国总统的态度有所缓和。他表示,只要达成公平协议,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会很好”。他还表示,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尽管“可以维持”。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通过强硬言论赢得一些头条新闻,但持续的姿态只会保证双方都失败。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关系,以及中国如何试探美国底线,用词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中国的行动可能加剧紧张局势。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可能引发的冲突,增加了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 Is Testing American Resolve in the Trade War 
新闻日期:2025-10-2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