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正在考虑一项重大举措——到2027年让省级政府发行高达6万亿元人民币(8530亿美元)的债券。此举主要旨在替换其隐性债务。这构成了中国政府稳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计划的关键部分。

据知情人士透露,官方正权衡是否允许省一级政府以更低的利率借入新官方法定债券来取代所谓的隐性债务,即通过公司和其他融资实体进行的借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显示,这类实体在去年持有的债务金额超过这一数字。新增发债将作为中国财政部长周鹏飞上周六提出的多项计划的一部分。这组多管齐下的措施旨在帮助中国实现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并缓解金融风险。

然而,此次置换债务行动不会直接满足市场对中央政府增加借贷和承担更多支出责任的需求,但有助于地方政府释放资金用于包括员工薪酬在内的各项开支以及建筑工程等项目。

财政部方面至今未对此事发表评论。早前,《财经》杂志报道了这一债务置换计划,并给出了同样的6万亿元人民币的数字,但表明这将是中央政府而非省一级政府发行的债券。中国基准股市下跌了2.6%。

知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尚未决定究竟会售出多少主权债务。周鹏飞在上周六表示,北京将实施的一次性债务置换规模“近年来最大”,允许地方政府调配更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并提振市场信心。此外,瑞银集团的经济学家包括何小红等预计这次努力的规模可能相当于2015年至2018年间12万亿元人民币举措的一半。

周鹏飞还提到,地方政府将被允许利用特殊债券收入购买未售出住房以减少库存,以此响应政府本月早前保证要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承诺。他表示,并未说明具体贷款发行的时间和规模,这些债券仅限于用于公共项目而非一般用途。

计划中的债务置换将代表中国政府对通过特别地方政府债券来解决债务风险的正式认可。数据显示,截止9月底,地方政府已经售出3.5万亿元人民币的新特供债券,占全年配额的90%。清华大学教授、政府顾问李林在上周四接受采访时指出,帮助地方政府偿还对企业及员工延期支付的债务将是“最大的经济刺激”,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

他解释称,地方政府当前的支出——包括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开销——已从占GDP的41%下降至36%,因为它们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在过去通过融资工具借款,形成了20年、30年的长期基础设施项目债务”,“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让地方政府偿还这些债务就显得不合理甚至疯狂”。然而,将隐性债务移转到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策略可能会令像李林这样的经济学家感到失望,他们希望中央政府能进一步增加借贷并承担更多开支责任。

据智囊机构金融与发展国家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政府债务仅占GDP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国际上属较低水平。李林表示,预计本月末中央政府债务将显著增长,并以此为支点支持地方政府,“从而让宏观经济或实体经济重新步入正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尽管文章整体描述了中国为了应对经济问题而采取的债务交换计划,展现了一种积极的行动姿态,并指出了该计划的潜在积极影响,例如释放地方政府资金、促进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等。
但文章中也包含了一些对现状的担忧,例如:
* 地方政府借贷方式被认为“不合理”,“疯狂”。
* 投资者对债务交换方案表现出不足的反应。
* 一些学者呼吁中央政府承担更多债务和支出责任。
这些信息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正面预期,从而降低了最终打分的幅度。

原文地址:China Weighs $853 Billion Debt Swap to Rescue Local Governments
新闻日期:2024-10-1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