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近日结束了一次闭门会议,重点是制定国家下一个五年经济蓝图——一项涵盖从加速技术创新到精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面计划。制定这项战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中国官员面临着在与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减少对进口高科技的依赖和解决经济薄弱问题的压力。但是,制定这项计划——尤其是在华盛顿仍然因本财政年度的支出问题而陷入政府停摆之际——也让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有机会展示他对中国崛起信心的来源:这个集权国家有能力制定并实现具有深远意义的愿景。
中国官方媒体和官员毫不讳言地强调他们认为的这种竞争优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官员姜金权在上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科学地制定和不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关键政治优势。许多外国政党都羡慕我们这一点。”他还补充说,这些计划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周四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赞扬了中国如何“将全国视为一盘棋……并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而“一些国家仍然受困于多党制下的短视和不断出现的政策逆转”。清华大学教授严益龙在国家媒体机构新华社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表示,“长期主义”是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是“西方国家难以匹敌的”。
与此同时,《北京日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则着重指出了美国的“失控”局面,提到了“无国王”抗议活动、政府停摆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周末分享的一段有争议的AI生成的视频。文章总结道:“(美国的)光环是虚幻的,神话是脆弱的。用特朗普自己的话说:美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变成了一个失败的国家,并且正在‘从内部死亡’。”
当然,这种言论在中国严格控制的宣传环境中并不罕见。长期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希望通过夸大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弊病来提升自身形象,以争取国内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受众。但是,这种情绪也反映了中国执政的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习近平的想法,目前中美两国正在技术和贸易问题上争论不休,同时也在努力构建两国的经济关系和竞争格局。在习近平与特朗普在韩国举行的国际峰会间隙会晤前夕,以及在中国通过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制度重新激起美国怒火之后几周,通过制定即将出台的五年规划来放大这种情绪的机会对习近平来说再好不过了。
五年规划的全部细节要到明年3月经中国橡皮图章立法机构批准后才会公布。但是,本周举行为期四天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批准的优先事项概述,展现了对中国持续崛起的信心。官方媒体周四发布的一份公报称:“我们将努力再用五年时间,到2035年使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新的大跃升。”官员们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领导人表示,他们将坚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将高科技融入产业的方针——在目前中国升级其制造业和创新能力的努力基础上再接再厉。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上周五对记者表示:“提案倡导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推动量子科技、生物技术、氢能、核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和第六代移动通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北京会议之后发出的信号表明,尽管一些分析师长期以来认为中国应该像许多发达经济体那样转型为服务驱动型经济,但中国将加倍巩固其作为制造业和工业强国的地位。公报还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加快建设先进作战能力”的必要性。官员们指出,他们正在努力解决国内消费低迷、社会经济不平等和与产能过剩相关的“内卷”等挑战。公报称,中国将“大力促进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进一步向国际参与者开放中国市场。官员们究竟计划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只有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才会变得更加清晰。
长期以来,观察家们一直注意到中国严格控制的体系实现远大目标的能力。该国已使数亿人摆脱贫困,转型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增长引擎,并且最近已成为技术强国和全球绿色转型倡导者。而且,随着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改变其外交和国内政策,中国也在吹捧中国的规划,以此证明中国而不是美国才是负责任的全球领导者。官方支持的《环球时报》上周五发表的一篇社论称:“在当今的全球环境中,一些大国经常改变其政策,这种‘不可预测性’给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它补充说:“中国未来五年公报中提出的发展路线图为世界提供了在这个动荡时代真正罕见的东西——确定性。”
与西方民主国家不同,在西方民主国家中,国家愿景是由民选领导人阐述的,并且经常可能被反对派议员否决,而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在共产党高层制定的,表面上是与社会各界的“大众协商”。据官方媒体报道,习近平“掌舵”这一过程。一旦确定,五年规划就成为政府庞大机构中官员的行动指令,并为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如何使其自身战略与党的战略保持一致提供了指导。这些计划有时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与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相关的“大跃进”本应推动中国的工业化,但却使该国陷入饥荒,估计造成数千万人死亡。最近,这些计划刺激了中国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并升级工厂生产,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国家支持规划的弊端。以电动汽车为例。中国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家支持也造成了人为的市场饱和,引发了价格战和持续不断的公司倒闭浪潮。但是对于习近平来说,他决心不让中国的崛起受到西方出口管制和贸易壁垒的阻碍,因此,制定愿景、在2030年截止日期前交付成果的能力,突显了他对自己的制度最终会胜出的信心。或者用他最近在官方媒体上引用的他自己的话说,在中国的“复兴”方面,这种规划创造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政治优势”。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了中美竞争,但重点在于突出中国制定长期战略规划的能力和优势,以及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崛起,整体基调偏正面。
原文地址:In its rivalry with the US, China sees an advantage: the long game
新闻日期: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