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正面临着一项严峻的挑战:由于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的管制措施,这些企业不得不向北京方面提供越来越多的机密数据。专家警告称,中国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向制造商施压,甚至可能瘫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生产线。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德国企业被迫向中国披露商业机密,但联邦政府对此却知之甚少。中国当局要求企业提供详细信息,方能批准稀土出口,而稀土是众多现代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柏林方面对本国企业缺乏类似的约束力,也没有立即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对中国不断扩大出口管制深感担忧”,并声称联邦政府正在利用“一切可用渠道”来处理此事。

这场逐渐显现的危机是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又一后果。多年来,华盛顿一直利用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作为筹码。如今,北京正在采取类似策略,从而扰乱包括德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因为德国的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供应。

德国外交部长原计划下周在北京讨论这个问题,但他的行程在周五突然被推迟,这引发了人们对德国总理何时进行其期待已久的访问的疑问。

对于德国企业而言,不作为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像荷兰制造商这样的重要半导体供应商,该公司已被中国企业收购,并卷入了贸易争端。

中国智库MERICS的首席分析师Rebecca Arcesati表示:“收集到的信息可能会巩固中国企业的统治地位,并为北京在欧洲的业务和投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北京的角度来看,能够影响工业供应链的构建方式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根据今年4月生效并在10月收紧的规定,外国公司必须提交详细的机密数据,才能获得为期六个月的稀土进口许可证。申请材料包括产品照片、矿物的确切用途、制造图表和客户数据。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提供过去三年的生产数据以及未来三年的预测。

这些信息可能有助于北京识别德国的薄弱环节,例如哪些公司只有一个中国供应商或库存不足。

德国企业不愿披露此类数据,但他们几乎别无选择:根据MERICS的数据,德国使用的稀土有83%来自中国,高于欧盟任何其他国家。中国商务部辩称,这些规定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世界和平”,并声称这些矿物具有军事用途。

为了加快许可审批速度,德国驻北京大使馆提交了一份优先事项清单(“白名单”)。这帮助了大型企业,但没有游说能力的小型企业却被排除在外。与此同时,这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了德国的经济瓶颈。

人们担心北京可能会扰乱不仅是德国经济,而是整个欧洲的供应链,这对欧洲在俄罗斯威胁面前计划进行的大规模军备建设构成了潜在威胁。

MERICS的Arcesati表示:“通过他们目前收集的所有信息,中国当局可能还会了解北约国家的国防工业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多密切。”

许可证延误已经导致生产停止。根据中国欧盟商会(EUCCC)的数据,9月份对22家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41份出口申请中,只有19份获得批准。这导致9月份发生了46起生产停止事件,预计到12月份还会有多达10起。

据内部人士透露,在德国,这些中断迄今主要影响的是在联邦政府的雷达下运作的中小型企业。包括德国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工业巨头在内的大公司获得了足够快的许可证,以维持生产。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应急储备。

北京方面还暗示,超过其生产需求订购产品的公司将被怀疑为军事目的或向美国走私。

柏林方面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政府和企业界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成共识。例如,经济事务部向企业发送了调查问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收集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为了从企业获得类似的数据。但据内部人士透露,这些调查问卷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随后,企业代表被邀请到该部讨论这个问题,但也没有带来多少信息。具有约束力的数据共享义务在政治上是敏感的。德国企业抱怨说,他们被官僚主义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总理领导的联盟曾承诺要减少官僚主义。与此同时,工业界感到被忽视了: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在夏季曾要求与部长会面,但没有收到回复。经济事务部表示:“联邦经济事务部与受影响的企业和协会,包括BDI,就其在华业务保持着密切和定期的交流。”

这让双方陷入了僵局。企业不愿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实现其供应来源多元化。与此同时,政界人士强调,私营部门本身有责任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总理认为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他在9月份表示,依赖性会使德国容易受到勒索。因此,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竞争力而言,实现原材料和贸易供应链的多元化必须是优先事项。

内部人士表示,中国显然认为其最大化的策略是迫使让步的一种手段。北京方面已经表示,如果德国放松高科技出口限制,它将取消一些限制。

柏林方面的一个优先事项将是说服北京方面颁发有效期超过六个月的许可证,以放松总体限制。中国还在与欧盟讨论这些控制措施,而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采取对策。

经济事务部表示:“目标仍然是按照中国战略降低风险,并使我们的供应链和贸易关系多样化。”目标是采取协调一致的欧洲行动。

据称,北京更喜欢与总理进行双边谈判,而不是与欧盟进行更广泛的讨论。这给他的团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总理的顾问表示,他不会延续柏林此前较为宽松的对华政策。然而,他的行动空间有限,因为供应链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额外的成本。

德国联邦银行行长内格尔周五在柏林全球对话中接受彭博电视主持人Francine Lacqua采访时表示:“最好找到某种协议或共同谅解。”但他补充说,如果对策是最后的手段,“那么我们必须坚强并做出大胆的决定。”

一些企业高管私下担心,柏林方面过于关注国内政治动荡和其他问题,以至于无法在失业之前在供应链方面取得进展。与此同时,高管们承认,放弃从中国获得的利益是困难的。

柏林方面承认,企业需要可靠性,但也担心它们可能会屈服于北京方面的条件。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补充说,在德国没有可信的替代方案之前,很难批评中国。

但最近的事态发展不应让柏林的任何人感到意外。

MERICS的Arcesati表示:“中国的领导层长期以来一直在说这件事。欧洲政治家认真对待中国政府既定的战略目标非常重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对德国企业的影响,暗示中国利用数据进行施压,并可能扰乱欧洲供应链,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China zwingt deutsche Firmen zur Preisgabe sensibler Daten
新闻日期:2025-10-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