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曾设想美中两大经济体之间实现“大规模、美丽的再平衡”,即美国重振制造业,中国刺激国内消费,从而大幅减少美国贸易逆差,镜像般地消除中国贸易顺差。
然而,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却另辟蹊径。最新的五年经济计划表明,至少在北京方面看来,唐纳德·特朗普的梦想不过是幻想。中共非但没有优先扩大国内需求,反而加倍强调其发展模式,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提升至首要任务,而此目标在前一个五年计划中仅位列第二。这是根据周四发布的计划纲要得出的结论。
这份涵盖2026年至2030年的五年计划,将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列为第二要务,而国内需求——就像消费一样——仅位列第三。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多年来一直强调中国需要加速发展国内需求,以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他们指出,基于新的五年计划,国内需求的重要性“仍将次于制造业”。
这一切都表明,在特朗普和习近平主席准备于周四在韩国举行的美国总统第二任期首次会晤之际,两国之间不可能达成宏伟的协议。正如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周四所写的那样,鉴于“中国将加倍强调通过制造业推动增长”,美国、欧洲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似乎很可能会采取“更多的贸易和投资限制,以保护国内产业”。
“加倍强调”是评估共产党四中全会的热门词汇,该会议产生了新的五年计划。花旗集团和柏林研究机构MERICS也在本周使用了这个词。
习近平及其助手不仅希望发展中国在先进领域的竞争力——公报呼吁加快工作,以增强在航空航天和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实力——而且还希望保留低附加值领域。
这一点可以从领导人呼吁“巩固制造业的基础”以及要求保持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措辞中看出。摩根大通的葛婷婷和袁同方表示,基于公报的内容,不太可能为扩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设定具体目标。
该计划意味着中国不会效仿美国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以及逐步外包低附加值生产的模式。中共确实承诺“高标准对外开放”和创造“互利合作的新前景”,但外界很难看到这其中对世界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
MERICS的项目负责人Katja Drinhausen强调,在公报中,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似乎排名较低,显得“更像是事后才想到的”。她与MERICS的同事Alexander Brown和Alexander Davey在本周的评估报告中写道,对外开放的元素“听起来有点空洞”。
习近平和其他高级官员在面向国际听众讲话时,经常将北京定位为多边贸易和国际规则的捍卫者。然而,他们的新政策框架实际上相当于减少中国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外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摩根士丹利以邢自强为首的中国经济学家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就中国国内而言,这意味着“2026年实现决定性再通胀的道路仍然难以捉摸”。他们写道,这将使实际GDP增长率——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保持在4%以下”。
对于中国与国际经济的交往,新的五年计划表明,可能需要某种基于供应的贸易协议,前提是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允许其产业被全面接管。
早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决策者也曾以类似的方式面对另一种经济模式——日本的模式,并率先推出了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这些指标被纳入了1986年的双边半导体协议。
特朗普的助手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将这一想法纳入了针对中国贸易的做法中,但他现任政府一直在倡导带有大量标签的外国投资计划,例如来自日本的大规模投资。
无论下周特朗普和习近平之间发生什么,美国总统关于中国将突然拥抱消费主导型增长的“大规模、美丽的再平衡”理论肯定仍将是一个神话。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经济模式与西方期望的差异,暗示中国可能不会按照美国设想的道路发展,并预测可能导致贸易紧张和国际依赖性增加,因此负面情绪得分较高。
原文地址:China Doubles Down on Manufacturing Dominance Goal: New Economy
新闻日期: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