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对2025年后日益紧张的贸易局势,中国承诺将“显著”提升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同时继续将科技和制造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以期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中国共产党在一次详细的文件中做出上述承诺,该文件在上周于北京举行的会议上进行了讨论。文件指出,中国将“形成更加依靠内需驱动、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新表述表明,中国决策者正日益下定决心,促进14亿人口的消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中国廉价商品涌入全球市场的情况越来越抵制。尽管今年出口增长出人意料地强劲,但其可持续性仍存疑。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该文件的“一大亮点”是承诺实现更高的消费占比。“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立即推出有意义的消费刺激措施,但它表明消费的地位在长期内正在上升。”
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呼吁中国设定具体目标,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目前,这一比例约为4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6%,甚至远低于高收入国家近60%的水平。根据规划,政府将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并致力于促进就业。该规划为始于2026年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中国将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投资也是国内需求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提高消费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现行的税收规则和银行贷款激励措施往往鼓励生产,而对促进科技自立的关注则将资源导向工业。但与五年前相比,政府在进一步发展制造业方面发出了更加灵活的信号,在最新的解读中表示,希望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保持在“合理”水平——而2020年的承诺是保持“基本稳定”。
除消费外,该文件还表明,投资将继续在促进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将“启动一批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
对于政府发起的反对企业间“内卷”或恶性价格战的行动,该文件除了承诺促进基于良好质量而非低成本的良性竞争外,没有提供具体的细节。它承诺规范地方政府的做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表明当局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
上述意味着政府只是在限制对过度拥挤行业的新投资,而不是关闭现有产能。该文件补充了上周党内为期四天的会议后发布的简短公报的细节,该公报强调了对技术自立的持续关注。此次会议旨在敲定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一套旨在指导发展并表明国家领导人优先事项的政策。
国家媒体报道,在讨论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了该方案的起草工作,并对这些提案进行了解释。习近平在发布的讲话中表示,中国需要更快地行动,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系统,并“利用自身的稳定性来应对全球的不确定性”。
完整的五年蓝图将在3月份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获得批准并发布。当局正在为中国的经济未来做规划,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阻力。即使两国能够达成贸易休战协议,与美国的关系也可能持续紧张。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中国加大力度发展科技和先进制造业的一个关键原因,因为华盛顿的目标是越来越广泛的中国科技领域,从半导体到制药。
但随着海外壁垒的增加,国内家庭正难以消化中国庞大制造业生产的足够商品。这导致了商品过剩,加剧了国内的通缩压力,并将价格推入创纪录的长期下跌。
政策制定者似乎也意识到了提振家庭支出的重要性,简短的公报中四次提到“消费”,而在2020年类似声明中只提到一次。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报道了中国政府积极促进国内消费,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努力,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原文地址:China Vows Significant Boost to Consumption Share of Economy
新闻日期: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