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联合国已恢复对伊朗的制裁,禁止向该国出售武器和进行弹道导弹活动,但伊朗似乎正在加紧重建其弹道导弹计划。欧洲情报消息人士称,自9月底启动所谓的“快速恢复”机制以来,已有几批高氯酸钠从中国运抵伊朗的阿巴斯港。高氯酸钠是生产固体推进剂的主要前体,而固体推进剂是伊朗中程常规导弹的动力来源。
消息人士称,这些货物从9月29日开始抵达,包含伊朗在6月与以色列发生为期12天的冲突后从中国供应商处购买的2000吨高氯酸钠。据信,这些购买是伊朗重建其耗尽的导弹储备的坚定努力的一部分。一些货船和中国实体正受到美国的制裁。
这些交付是在联合国实施十多年的制裁通过“快速恢复”机制恢复后进行的。该机制是针对伊朗违反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协议以监测其核计划的条款。根据上个月对德黑兰重新实施的制裁,伊朗不得从事任何与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联合国成员国还必须阻止向伊朗提供可能有助于该国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的材料,专家表示,这可能包括弹道导弹。各国还必须阻止向伊朗提供武器制造方面的援助。
中国和俄罗斯反对重新实施制裁,称这破坏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虽然所运送的物质——高氯酸钠——并未在联合国关于禁止出口到伊朗的材料的文件中明确提及,但它是高氯酸铵的直接前体,高氯酸铵是一种列入清单并被禁止的用于弹道导弹的氧化剂。然而,专家表示,制裁未能明确禁止这种化学品,这可能给中国留下辩解空间,声称其并未违反任何联合国禁令。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利用船舶跟踪数据和船员的社交媒体,追踪了情报部门确认的几艘货船的航程,这些货船参与了最近从中国港口向伊朗运送高氯酸钠的活动。自4月底以来,许多船只似乎在中国和伊朗之间往返多次。消息人士称,他们的船员似乎受雇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他们定期的社交媒体帖子提供了他们在中国至伊朗航程中的停靠站的踪迹。其中包括已被美国制裁的“MV Basht”号,该船于9月15日离开中国珠海港,9月29日抵达阿巴斯港,之后返回中国。遵循类似路线,“Barzin”号于10月2日从高栏出发,10月16日抵达阿巴斯港,之后于10月21日再次离开前往中国。“Elyana”号于9月18日离开中国长江口港,10月12日抵达阿巴斯港。最后,“MV Artavand”号离开中国六横港,于10月12日抵达阿巴斯港,但根据西方情报部门的说法,其AIS跟踪系统已关闭,以故意掩盖其行踪。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是否知晓这些货物。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关于这些交易的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虽然他不“熟悉具体情况”,但中国“一贯根据其国际义务和国内法律法规,对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位发言人继续说:“我们希望强调,中国致力于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反对制裁和施压。”他还补充说,北京方面认为,根据“快速恢复”机制恢复制裁是“没有建设性的”,并且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中的“严重挫折”。
此前曾有类似货运的报道,但自从以色列军方在为期12天的战争中至少摧毁了伊朗中程弹道导弹(MRBM)三分之一的地对地发射装置以来,这些货运的增加表明伊朗方面重新武装自己的意愿。明德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东亚防扩散项目主任杰弗里·刘易斯说:“伊朗现在需要更多的高氯酸钠来替换战争中消耗的导弹并增加产量。我预计会有大量货物运往伊朗,因为它试图重新武装自己,正如我预计以色列和美国会竞相替换消耗的拦截器和弹药一样。”他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考虑当前时刻的最佳方式是暂停敌对行动,因为双方都在寻求重新武装。“两千吨高氯酸钠仅够制造约500枚导弹。这很多,但伊朗在战前计划每月生产约200枚导弹,现在必须替换以色列摧毁或它使用的所有导弹,”他说。
长期联系: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受制裁的伊朗的 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и 和经济盟友,谴责美国对该国的“单边”制裁,并购买了伊朗的大部分石油出口,尽管多年来没有报告购买伊朗石油。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能源贸易依赖于一个将伊朗石油过滤到中国沿海独立炼油厂的船只网络,通常通过中间国进行,他们指出,这种做法使炼油与易受美国制裁的中国国有企业分开。据了解,这些所谓的茶壶炼油厂与通常被称为使用隐蔽战术走私受制裁商品的“暗黑舰队”油轮合作。欧洲安全消息人士认为,一个类似的、不透明的系统,涉及几乎只是虚假号码和账单地址的空壳公司,已被用于保持高氯酸钠流向伊朗。正如更多的合法公司一样,包括早在4月份就被美国制裁的两家公司,因为它们参与了“代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采购弹道导弹推进剂成分的网络”。情报部门的消息称,参与其中的大多数公司都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港口城市大连。
早先的货物:今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了从中国向伊朗运送1000吨高氯酸钠的消息。到4月份,美国已经对几个伊朗和中国实体实施了制裁,包括据信在“代表伊朗革命卫队(IRGC)采购弹道导弹推进剂成分的网络”中发挥作用的船只。情报部门的消息称,货物仍在继续运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自给自足圣战组织又获得了1000吨高氯酸钠,这些高氯酸钠于5月22日从中国太仓乘坐“哈穆纳”号离开,于6月14日或15日抵达阿巴斯港。不到一个月前,4月27日,那里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爆炸,据信是由高氯酸钠引起的,造成7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最新的货物代表了在短时间内更大的数量。欧洲情报部门一直在追踪的10到12批货物中的第一批于9月29日抵达伊朗,两天前,德国、法国和英国(JCPOA的欧洲伙伴)在8月份启动的“快速恢复”机制恢复了联合国的制裁。其余的全部在制裁生效后离开中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童钊表示,中国对重新实施制裁的法律地位的立场可能与中国当局如何看待此类货物有关。“首先,中国与俄罗斯和伊朗一道,在10月18日发给联合国的一封联名信中谴责了快速恢复的合法性,表明北京可能不认为自己受到重新实施的措施的约束,”童钊说。如果未触发快速恢复,10月18日将标志着为期10年的JCPOA的正式结束,届时重新对伊朗核计划实施先前联合国制裁和限制的选择将到期,安理会将关闭伊朗的核文件。事实上,中国在9月份与俄罗斯一道推动将JCPOA延长六个月,理由是外交努力需要更多时间,并指出北京方面认为伊朗希望与国际社会就监管其核计划进行接触的迹象。联合国安理会在9月份否决了中国支持的决议,一天后,快速恢复生效。北京是2015年与伊朗签署JCPOA的六个国家之一,其他国家包括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于9月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重申了中国的立场,即中国“重视伊朗一再承诺不寻求发展核武器”,并“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童钊还指出,在高氯酸钠的出口并未在现在恢复生效的JCPOA之前的制裁制度下明确禁止。他补充说,恢复的联合国决议确实禁止成员国向德黑兰提供可能有助于伊朗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物品、材料、设备、货物和技术”。因此,虽然未提及高氯酸钠,但它“应属于对用于固体燃料导弹生产的材料的更广泛的全面控制”,他说,但指出,未明确禁止这一事实可能使中国和其他国家有更大的解释空间。“北京可能知道此类出口间接支持伊朗的导弹计划,”童钊说,“但它也可能将其视为一项原则问题——坚持中国对未被联合国明确禁止的物品做出独立出口管制决定的主权权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西蒙妮·麦卡锡对此报道做出了贡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西方情报机构认为中国帮助伊朗重建军备,尽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否认,但文章暗示中国可能违反联合国制裁,对中国持负面态度。
原文地址:Western intelligence says Iran is rearming despite UN sanctions, with China’s help
新闻日期: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