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再次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原因在于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行业监管日益加强,这些都给其销售前景带来了压力。

公司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3%,降至78.2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比亚迪表示,总收入下降约3%,为1949.8亿元人民币,低于此前预期的2160亿元人民币。

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努力应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激烈竞争。长期以来的价格战引发了政府的担忧,他们认为这种恶性竞争可能会损害产品质量。比亚迪的困境最初显现于第二季度,当时其利润意外暴跌30%。此后,该公司一直难以摆脱销售停滞的局面,甚至在9月份失去了中国最畅销汽车制造商的头衔,被国有企业超越。

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交付了115万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同比下降1.8%。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销量却大幅增长,其中某品牌增长96%,另一品牌增长84%。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曾将全年销量目标下调16%至460万辆,但在周四的业绩报告中并未公布官方数据。

该汽车制造商的毛利率从一年前的21.9%收缩至本季度的17.6%,但较第二季度的16.3%有所回升。这表明比亚迪面临着来自长期折扣的压力,正是这种折扣推动了其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但也引起了北京方面的关注。分析师认为,销售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比亚迪在推出2026款车型前努力减少库存。花旗集团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比亚迪的绝对和相对库存指标在9月份均环比下降。

花旗分析师表示,如果比亚迪的出口结构在2026年第一季度显著改善,那么“去库存化”的比亚迪可能会凭借其相对防御性的利润趋势和成本优势再次受到市场的青睐。鉴于国内市场面临的挑战,比亚迪积极推进海外扩张,这已成为公司增长日益重要的支柱。数据显示,在欧洲和拉丁美洲需求的推动下,第三季度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60%。

回到国内,随着中国逐步取消部分补贴和税收优惠,比亚迪也可能受益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潜在销售繁荣。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逐步取消此前为刺激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而提供的激励措施。

但从长远来看,取消这些通常针对价格敏感型买家的优惠政策,可能会抑制购买决策,并将更大的价格压力转嫁给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迫使他们要么承担更高的成本,要么通过更大幅度的折扣来清理库存。

比亚迪还面临着结构性阻力,因为政府官员正在加强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监管。汽车行业已卷入一场更广泛的“反内卷”运动,北京方面试图结束长期以来残酷的价格战,这场价格战已将一些公司推向破产边缘。不过,到目前为止,政府的行动似乎对汽车制造商的影响有限。此外,该公司还在加大研发投入,这可能有助于未来的产品更新,并加速明年豪华品牌仰望和方程豹旗下高端、高利润车型的推出。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围绕比亚迪利润下滑、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压力展开,负面情绪占主导。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价格战可能损害产品质量,以及取消补贴可能带来的销售压力等负面因素。

原文地址:BYD Profit Slumps Again as Pressure Piles On China EV Giant
新闻日期:2025-10-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