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空业加大对中国的压力
为防止与中国航空公司之间存在不公平竞争,并保护自身利益,法国航空集团正向政府提议,限制中国内陆航空公司前往欧洲航班数量。知情人士透露,法航的请求可能包括暂停目前与亚洲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空运权限。
同时,另一人表示,德意志航空公司正在促使德国政府联合行动,要求中国政府就中国公司存在扭曲的竞争行为进行讨论。Lufthansa已宣布将减少至中国的航线服务,并计划于本月末停止法兰克福到北京的航班服务;原因在于因飞机短缺,其被迫使用燃油效率低、年代久远的飞机执行该路线,导致运营亏损。
这场纷争揭示了欧洲航空公司之间对如何有效遏制中国航空公司通过绕飞俄罗斯空域的方式增加航班数量所引发的争论。这一行为缩短了长途飞行时间,且能提供相对更便宜的价格。各方正在探讨是寻求国家政府介入还是将问题升级至欧盟层面进行讨论。
除此之外,中欧关系正因欧盟试图针对北京公司存在的不公平补贴和其他支持措施而持续受到冲击。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则限制了品牌威士忌和大型引擎车辆的进口。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呼吁采取行动应对“不公平”的竞争威胁,并指出欧洲可以探讨如何通过定价或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至2022年结束,欧洲航空公司在经过这些事件的影响后不再在两国上空飞行,为中国竞争对手提供了成本和时间上的优势。中国航空公司的行为曾引起其他国家不满。在美国采取措施限制其航空公司与美国之间航班数量的同时,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回应。
Lufthansa每条即将取消至北京的法兰克福航线预计亏损550,000欧元之多。而中国三大航空公司收到了约111.1亿人民币(相当于大约157亿美元)的补贴或政府资助以鼓励它们开通飞往中国的空中线路,这根据他们的年度报告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Air France-KLM和Lufthansa通常会与汉莎航空和法国航空进行代码共享飞行服务。然而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中国东部航空公司曾与中国欧洲联盟暂停了这种合作关系,当时国际旅行大幅度减少,从未重新启动过。
与此同时,英国航空和Virgin Atlantic Airways也已取消了一些至中国的航线,并宣布从10月开始将伦敦希斯洛机场到上海的航班停止运营。新冠疫情后,欧洲航空公司对于恢复前往中国的航线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从欧洲出发的需求疲软;相比之下,中国航空公司则显著增加了许多航班飞行,远超2019年的水平。
预计至年底,在所有往返中国至德国和法国的航线上,中国航空公司将占据大约75%的座位容量。它们在往返意大利的航线中完全控制了市场,并在前往英国的航班容量中占到95%,据航空公司分析机构Cirium提供的数据所示。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5
原因:
文章主要聚焦于欧洲航空公司对中国航空业竞争力的担忧和应对策略。 * 文章多次提及“不公平竞争”, “削弱欧洲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 等措辞,突显了欧洲企业对中国企业在成本、补贴等方面的优势带来的挑战和焦虑。 * 文章强调中国航空公司利用俄罗斯空域优势,通过更低廉的价格吸引乘客,这给欧洲航空公司带来了压力。 虽然文章客观地介绍了中国航空业的发展现状,但也带有较明显的负面色彩,强调了中国对欧洲航空业的竞争威胁和冲击。
原文地址:Europe’s Airlines Rachet Up Pressure in Face of Chinese Threat
新闻日期: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