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外20公里,渤海碧波之上,一座巨大的金属结构巍然耸立。这座名为11-1 CEPJ的庞大海上平台,是曹妃甸油气田的跳动的心脏,也是中国斥资数十亿美元,力求摆脱对竞争对手依赖的象征。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降低作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和最大进口国所带来的风险。但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行事难以捉摸的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将贸易作为武器,这一雄心的紧迫性和规模都显著提升。上个月,华盛顿还制裁了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生产商,促使中国炼油厂回避部分货物。

自2019年最新一轮产量扩张行动开始以来,中国的能源巨头已在钻探和勘探领域投入了4680亿美元,比过去六年增长了近四分之一,足以使中国石油成为同期全球最大的支出者,甚至超过了沙特阿美等重量级企业。产量已经在反弹,而且由于北京可能会加倍强调自给自足,因此没有迹象表明投资速度会在未来几年放缓。

中国石油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天然气业务副总裁黄迎超上周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地的能源危机。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就像自来水和瓶装水。自来水更便宜,更可靠,而且物流也更容易。因此,我们推动国内生产。”

所有这些正成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商一个巨大的、心照不宣的难题。从埃克森美孚到英国石油,庞大的公司已经习惯于将中国视为世界化石燃料需求的引擎。事实上,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60%以上。

以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之一壳牌为例,该公司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新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预计到2040年全球需求将增长60%,这主要由中国推动。其首席执行官瓦埃尔·萨万在6月份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天然气可能占中国能源结构的20%,而目前仅为个位数。“我们相信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沙特阿美拉斯塔努拉炼油厂副总裁哈桑·阿亚米上个月在一次行业聚会上表示。“需求正在增加。也许现在是稳定的,但在2027年及以后,需求将会增加。”

但过去可能不再是预测未来的好方法。国内产量正在增加,而需求增长正在放缓,经济步履蹒跚,清洁汽车开始统治道路。今年已经出现了来自其他燃料的竞争,桑福德·伯恩斯坦的分析师预计,到本十年末,国内天然气产量将开始超过需求增长,届时中国也可能从俄罗斯进口更多的管道天然气,进一步降低对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兴趣。

尽管如此,从1月到10月,全球公司已经批准了近1000亿立方米的新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这已经是创纪录的一年。据伍德麦肯兹有限公司称,仅在美国,本十年就可能投资高达数千亿美元用于新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基础设施。

特朗普曾表示,中国将购买更多的美国能源,甚至可能投资阿拉斯加,作为更广泛贸易休战的一部分。但是,正如农业等其他关键领域一样,中国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学者埃丽卡·唐斯表示:“中国的产量正在增加。随着石油需求下降或停滞,这有助于抵消——或为中国提供缓冲——特朗普政府推动能源主导地位的努力。他们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甚至比特朗普1.0时代的位置更好。”

中国目前的消费量仍然远远超过其产量,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但如今,中国的原油产量排名第七,领先于许多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天然气产量排名第四。

这种影响力说明了中国石油巨头的演变,所有这些公司在本世纪都实现了规模和复杂性的巨大扩张。中国石油、中海油和中国石化已成为产量、炼油和石油贸易方面的巨头,与雪佛龙和壳牌等竞争对手并驾齐驱。中国石油的年产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近四分之一,达到18亿桶油当量。

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国研究主任米哈尔·梅丹表示:“中国石油巨头不仅让市场感到惊讶,而且它们自己也惊讶于超过了生产目标。这让中国有一种掌控感,尤其是在石油需求下降的情况下。”

在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以及第一次贸易战期间,习近平主席呼吁发起一场“增储上产攻坚战”,以提高国内产量。此后,石油产量增长了13%,天然气产量增长了一半以上。两者都有望在今年创下历史新高——相当于在全球供应平衡中增加了一个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和一个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

政府官员尚未公开具体的未来目标——充其量,可能在明年初,中国的年度议会批准第十五个五年计划时,会有一个迹象。但他们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希望钻探热潮继续下去。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预计新的经济蓝图将把上游扩张作为优先事项。由于这些目标尚未公布,该人士要求匿名。

北京对油气安全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即中国与苏联决裂及其工程师撤走前后的一段时间——这让官员们深刻认识到,有必要避免过度依赖他人。中国最早的油田大庆油田已经成为自力更生的典范,随着技术、工程师和建筑设备的涌入,该油田迅速扩张。

十年前,当欧佩克发动价格战以阻止美国页岩油的增长并应对价值暴跌时,这些担忧再次浮出水面。中国被卷入了这场冲突,背负着成本高昂、老化的油田,中国石油负责人在2016年表示,即使价格回升,这些油田也“没有盈利能力”。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产量下降了12%。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北京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他于2018年强调,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国内油气勘探和产量。在2021年视察山东省东营胜利油田的莱113区块时,他再次强调了这一信息。

习近平对一群身穿鲜红色阻燃工作服的工人说:“石油开发对我们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主要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四年后的一个凉爽潮湿的九月下午,在胜利油田,运营商中国石化的资深地质学家张传宝向参观者展示了该公司为恢复这个1961年首次发现的油田的产量所做的一切。他停在两个巨大的金属罐旁边,里面装满了从附近炼油厂捕获的液化二氧化碳。棚屋里的水泵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处的油藏。中国石化热衷于强调每年在地下储存100万吨二氧化碳的环境效益,但它也有助于挤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将采收率提高15%。

碳捕获项目预计在未来15年内将石油产量提高300万吨,中国石化正在寻求其他方法来维持这个老化油田每年2400万吨的产量,包括开采其下的页岩。所有这些进展都得益于近年来投入的巨额资金。在习近平呼吁重新强调国内钻探之后,次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了一项到2025年的油气开发行动计划。支出最多的中国石油在2019年将其资本支出提高了16%,达到420亿美元,而中海油和中国石化同年都将支出提高了五分之一以上。相比之下,当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和英国石油的总支出仅增长了5%多一点。

成功并非必然。六七年前,中国的巨头们宣布了在当时全球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提高产量的计划。分析师质疑他们是将股东回报放在首位还是为国家服务。

但事实证明,此举具有先见之明。就在油气价格飙升之际,尤其是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各公司开始实际生产更多的石油。中海油当年创下了创纪录的利润;中国石油在2024年也创下了同样的纪录。

Rystad Energy油气研究副总裁林琛表示:“这些公司有点幸运。油价高于它们的盈亏平衡成本,因此它们生产得越多,赚得就越多。”

如今,中国正在超越支持老化油田以维持燃料产量的范畴。它正在向页岩投入资金,包括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公司已经建立了大型炼油厂,将煤炭转化为石油产品、化学品和天然气——这一过程比传统的石油工业污染更严重。

最大的成功来自海上。中海油在2018年底至2024年期间将其国内产量(全部来自海上)提高了60%。这场胜利的象征是中国东北部的渤海,它已经取代陆上油田,成为该国最大的石油产区。它受到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的保护,拥有60个油田和200多个平台,从海底抽油和天然气。

其中之一是曹妃甸11-1 CEPJ。曹妃甸油田以附近的沿海城镇命名,是渤海的一个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每天共同生产超过65万桶油当量——约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该加工设施是一个巨大的绿色走道、黄色栏杆和脚手架、红色和白色起重机以及灰色迷宫般的重型绝缘管道和阀门的麦加诺套装。它在墨西哥湾或北海看起来不会显得格格不入,这并非偶然。中国的钻探公司多年来一直与更成熟的西方石油巨头合作。林琛表示,他们已经改进了技术,在某些情况下还对其进行了改进。她说,中海油已将从发现到首次生产的时间从三年缩短到两年,比许多国际公司都要短。

在过去五年中,中海油的产量增长占全国增长的三分之二以上,并预计至少到2027年将继续增长。它在渤海和南海拥有更多的油田,计划开采,并继续努力突破技术界限,例如首次成功钻探了近10000米深的近海井。

Rystad的林琛在谈到提高国内消费的指令时说:“当你回顾2018年时,我当时与一些工人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说,‘哦,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

OIES的梅丹表示,在未来几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可能会出现分化。石油产量可能会在当前水平附近趋于稳定,但天然气仍有显着增长的空间。如果对碳氢化合物的全国需求开始像预测的那样放缓,并且北京正在推进,那么稳定的国内产量仍然是一个福音。

哥伦比亚大学的唐斯说:“中国更加重视自力更生——在技术、能源和一切方面。能源安全仍然是第一要务。”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为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所做的努力,整体基调偏正面,肯定了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取得的进展。

原文地址:China’s $470 Billion Oil and Gas Drive Powers Push for Self-Reliance
新闻日期:2025-11-0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