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意外下滑,全球需求疲软**

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出口意外下滑,为自2月份以来的首次。全球需求未能抵消对美国出口的持续下降,这给本已因国内消费支出和投资低迷而放缓的经济带来了打击。10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1%,为八个月来首次下降。

除美国外,对所有国家的出口额增长了3.1%,但不足以弥补对美国出口超过25%的降幅。巴克莱银行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出口的强势不能持续,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面临房地产行业长期收缩、私人消费和出口疲软带来的三重打击。”

此前,由于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弥补了跨太平洋航运的下降,中国出口一直保持韧性。自2月份因春节假期导致经济活动放缓以来,出口额每月都在增长。但10月份标志着中国企业寻求新市场所驱动的增长趋势的终结。一系列贸易指标开始从此前几个月的创纪录水平降温,上海港处理的集装箱数量为4月份以来最少。

10月份整体出口下降令几乎所有预测人士感到意外,彭博社调查的预测中值为增长2.9%。只有一位分析师预测会出现下降。上个月,在韩国举行的会谈中,两国总统达成协议之前,美中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升级。随着美国从下周一起将中国商品的关税降低10%,今年年底前,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可能会有所回升。然而,由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仍然高于越南等国的商品,因此效果可能有限。如果全球其他地区的需求持续放缓,可能会在今年最后两个月拖累出货量和整体经济。

即使在出口繁荣的情况下,中国上季度经济增速也放缓至一年来最慢水平。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几个月出现更大幅度的放缓。分析师预测,本季度将出现自2022年最后三个月以来最疲弱的增长,当时中国正接近结束破坏性的新冠清零封锁。

10月份的疲软表现似乎是普遍的,对欧盟的出货量增长了1%,为2月份下降以来的最低增速。对其他一些主要市场的出口额也有所下降,对韩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销售额均出现两位数的降幅。中国没有在首次数据发布中报告与所有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其余数据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布。

Lombard Odier Singapore的宏观策略师表示:“在未来几个月,市场参与者将更加密切地关注中国对其他新兴市场的出口。它们是中国科技和消费品牌海外扩张市场叙事的关键指标。”

尽管10月份整体出口额有所下降,但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额仍超过3万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快达到这一水平。加上今年大部分时间的进口疲软,贸易顺差一直在创下新纪录,今年迄今已达到9650亿美元。10月份中国整体进口增速大幅放缓,增长1%,贸易顺差为901亿美元。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并在上个月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商品对外国客户来说相对更加昂贵。Lombard Odier Singapore的Lee表示,对拉美和东盟10国市场的销售疲软“暗示人民币的相对强势和墨西哥的进口限制开始成为一个因素”。即便如此,由于国内通货紧缩,自2023年年中以来,中国出口价格在除一个月外的每个月都在下降,弥补了强势货币的影响,并使出货成本降低。因此,中国企业可能会继续扩大在与美国贸易战期间取得的海外进展。上个月末出现复苏迹象,截至11月2日的一周,中国港口处理的货物量跃升近14%。

高盛集团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前期装运的偿付效应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略微影响出口增长,但我们预计,在结构性有利因素的推动下,2026年中国出口增长仍将保持韧性。”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出口下滑,全球需求疲软,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放缓风险,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Chinese Exports Unexpectedly Slump First Time Since February
新闻日期:2025-11-0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