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上的“无聊挑战”:年轻人的注意力自救。
在短视频平台TikTok上,一股名为“原味无聊”(rawdogging boredom)的新潮流正在兴起。年轻人挑战自己,在没有任何设备、书籍、音乐,甚至没有食物或睡眠的情况下,保持清醒和不受干扰的状态一段时间。这些视频往往以延时摄影的方式呈现,镜头对准一个面无表情的人,以及一个巨大的计时器,记录着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的“无聊”时间。
这一趋势被视为Z世代应对注意力涣散的最新尝试。长期以来,他们沉溺于网络上无处不在的短视频娱乐,注意力早已被切割得支离破碎。21岁的米娅·里斯泰诺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一所大学读书,她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挑战,从最初的五分钟逐渐增加到十五分钟。她坦言,即使只是几分钟的“无干扰”状态,也让她感到出乎意料的困难。
“我觉得自己总有事情要做,或者电视里总放着什么。很多时候,我甚至会听我的课本录音,或者录下我的笔记,然后在做饭或打扫卫生时播放。所以,当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很不习惯,”里斯泰诺说,“我想锻炼我的注意力,我想专注于当下。”
“原味”(rawdogging)一词起源于粗俗的性俚语,意指无保护性行为,现在已演变为网络用语,表示在没有任何准备、帮助或干扰的情况下执行任务。这个词的语义演变在去年开始流行,当时“原味飞行”的概念在网上走红。许多人在TikTok上发布自己盯着前方,在没有任何娱乐的情况下度过整个飞行过程的视频。
此后,人们开始用“原味”来形容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上班、健身,甚至应对精神健康问题。心理学家格洛丽亚·马克是《注意力持续时间》一书的作者,她认为这种趋势是互联网用户试图摆脱设备成瘾的周期性现象。她指出,这种行为类似于正念或冥想,但似乎缺乏后两者通常具有的有意专注。
但马克认为,参与者将其定义为“忍受无聊”并不利于挑战的进行。“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聊是难以忍受的。在单独监禁中,惩罚实际上就是无聊,”马克说,“我建议用更积极的方式来定义它。当你放下设备,无论是看着墙壁还是坐在房间里,你都有机会了解自己,产生新的想法,做出新的发现。”
如果参与者能够期待内在的回报——比如更大的平静感,清空思绪的机会,或者解决一直思考的问题的时间——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参与,而不会害怕时间的流逝。但马克也指出,许多人可能受到强大的外在奖励的驱使:社交媒体的认可。她认为,人们录制自己的数字排毒过程并分享到网上,这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
里斯泰诺也承认,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挑战可能看起来适得其反,但她认为这是一种让自己坚持七天挑战的方式,并希望能够继续下去。事实证明,这确实有效,15分钟的“无聊”时间几乎成了她每天的例行活动。她说,这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因为在“无聊”之后,她会更兴奋地完成家庭作业或其他不太刺激的任务。同时,独自思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令她感到害怕。“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地板上疯狂地乱动了,我能够坐在那里,更加忍受它,”她说,“我会对自己说,‘好吧,我很无聊,但这没关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好吧,我很无聊,我该怎么办?’”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一种社会现象,虽然与年轻人相关,但并没有明显的对中国有积极影响的内容。作者客观描述了这种现象,并引用专家观点,略微提及这种现象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给出了较低的正向分数。
原文地址:Brain cooked by TikTok? Try filming a video of yourself being bored
新闻日期: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