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银行正面临中国房地产危机的新一轮冲击。若无法达成延期或再融资协议,超过10亿美元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将面临违约风险。
香港某开发商有一笔9.4亿美元的贷款将于本周五到期,该公司正寻求将贷款期限延长一年。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截至周四,与台湾贷款机构的谈判仍在进行中,该机构尚未批准延长其贷款份额。
另据报道,一家由私募股权公司领头的基金未能按时支付一笔于本周到期的2.6亿美元贷款,债权人或将在数日内宣布其违约。
包括汇丰银行、大华银行、恒生银行以及多家台湾银行在内的贷款银行正面临两难:一再延长还款期限无法解决该行业的根本问题,但迫使借款人违约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这导致债权人之间展开艰难的讨论,他们正努力就不断增长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再融资计划达成一致。
中国大陆和香港持续多年的房地产低迷已引发数千亿美元的债券违约。银行债权人一度被认为持有房地产项目作为抵押而相对安全,但现在也日益感受到压力。
尽管许多银行不愿延长其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敞口,但在发生违约时出售房产可能也不具吸引力。彭博行业研究的一项分析显示,2023年和2024年,中国商业房地产不良资产出售总额达1140亿元人民币(160亿美元),占去年总交易额的22%,创下历史新高。
此前,某公司在8月份获得了大华银行牵头贷款的三个月延期。该贷款由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北京侨福芳草地作抵押,这是一个以其光滑的玻璃建筑和当代艺术收藏而闻名的综合体项目。在早些时候的谈判中,银行方面曾担心延长贷款,因为侨福芳草地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其债务。该公司去年曾试图出售该资产,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潜在买家。
汇丰银行、大华银行、恒生银行和某基金均拒绝置评。该公司没有回应置评请求。某银行在周三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示,仍在评估该公司贷款的再融资事宜,尚未做出最终决定。该银行没有回复周五的进一步询问。
该基金贷款由位于上海著名南京东路商业区附近的25层高的写字楼——海 सामना大厦作抵押。2018年,一家由某基金牵头的财团以约30亿元人民币(4.21亿美元)的价格从ARA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购了海通大厦。房地产出版物当时报道了这一消息。知情人士早些时候表示,该基金曾试图出售该资产以偿还贷款,但也在贷款到期前未能达成交易。该基金贷款的主要贷款方包括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
这两笔贷款都是在中国房地产繁荣时期完成的一系列跨境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一部分,这些贷款将在该行业深度低迷时期到期。这些借款通常以境内资产作抵押,其结构使得境外贷款人在公司无法偿还贷款时 recourse有限。
另据报道,该基金还即将达成一项再融资协议,为上海的一个生命科学园区项目提供1.1亿美元的贷款,该贷款将于11月24日到期。该公司正与现有贷款方就一项潜在的三年期新贷款进行谈判。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贷款违约风险,以及这给亚洲银行带来的压力,这属于负面消息。作者详细描述了违约风险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各方的反应,强化了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 Property Loans of $1 Billion Risk Default in Latest Scare
新闻日期: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