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摆脱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原因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尤其是在芯片制造商耐世半导体(Nexperia)的争端以及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问题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保护运营免受贸易摩擦的影响,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推动主要供应商寻找中国半导体的永久替代方案。由于信息属于私密性质,这些人士不愿透露姓名。

欧洲主要供应商游说团体CLEPA的主席表示,整个行业正在考虑对其供应链进行更广泛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他还兼任大陆集团动力总成和底盘部门的负责人。他表示:“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些迹象,比如有人问:‘你们如何在不依赖中国的情况下向我供货?’”

此前,中国拥有的耐世半导体上个月突然出现供应中断。荷兰政府控制了该公司在荷兰的业务,作为回应,中国阻止了耐世半导体中国工厂的关键零部件出口,冲突由此升级。

这场冲突迅速蔓延到依赖低技术但至关重要的芯片的制造商。在部分工厂停产后,博世下调了年度利润预期,而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麦格纳也放慢了生产速度。法雷奥和安波福成立了专门小组来寻找半导体货源,零部件价格也随之飙升。

穆迪负责全球供应链业务的负责人表示,对于采购主管来说,耐世半导体的冲突不仅仅是一次暂时的中断。它预示着一种结构性风险:地缘政治决策可以立即重塑采购经济。

尽管各国政府在解决争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交付也在恢复,但耐世半导体的争端仍在持续,让人们对供应问题保持高度关注。

推翻既定的供应链既昂贵又复杂,对变革的推动暴露出制造商们深深的不安,因为以前的贸易伙伴变成了敌人。依赖跨区域流动的芯片供应链已经暴露为中美博弈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而欧洲则被边缘化。

德国芯片制造商Elmos Semiconductor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 महसूस到,在地缘政治领域,美国和中国的价值链正在慢慢分离。”关于耐世半导体,他说:“我们这里那里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根据研究公司Omdia的数据,耐世半导体的芯片为车窗控制和转向系统等较为简单的功能提供动力,目前在该领域占据超过20%的市场份额。Omdia的数据显示,可以替代其产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公司OnSemi、Vishay和Diodes,以及日本制造商Rohm。

OnSemi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与现有和新的客户进行讨论,“以便能够在长期内为他们提供最佳支持。”Zink表示,在为解决耐世半导体短缺问题而召开的特别工作组会议上,汽车制造商经常会问:“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芯片冲突加剧了人们对稀土供应的持续担忧,稀土对于驱动电动汽车电机和电池的磁铁至关重要。中国几乎垄断了这些材料的加工,并经常为了获得影响力而限制供应。

Zink表示,在中国境外有意义地重新调整采购零部件(无论是电池、芯片还是稀土)的计划都需要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零部件,估计需要三到七年。他还补充说,这一系列问题凸显了欧洲完全转向电动汽车的风险,因为中国供应了该地区绝大多数的电池,他预计这种依赖性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存在。这增加了人们呼吁放弃欧盟2035年逐步淘汰新型燃油汽车计划的紧迫性。Zink表示,欧盟应该重新考虑该计划,继续允许销售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型电动汽车,以减少这种风险并保住就业岗位。

“我们不应该对此抱有幻想,”他说。更换中国的电池和炼油厂“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将是困难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暗示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减少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反映出对中国供应链的担忧。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暗示中国可能利用其市场地位进行政治施压。

原文地址:Nexperia Crunch Sees Carmakers Asking for ‘China-Free’ Supplies
新闻日期:2025-11-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