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断崖式下跌,其程度前所未有,原因也令人费解。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的投资额同比骤降超过11%,是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封锁以来的最差单月表现。投资的进一步下滑可能会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而对本已面临出口下行的经济体造成不稳定。然而,经济学家们仍在努力将这一前所未有的萎缩与其他统计数据相协调,或者完全解读其原因。

自7月份开始的投资急剧下滑尚未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拖累。资本形成总额是衡量投资活动的另一项指标,甚至占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近五分之一。“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理由来解释投资下降,但很难理解它为何下降如此之多,”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和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他表示,投资的拖累“在第四季度将比前三个月更大”,并预测这将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的最突出原因”。

更令人困惑的是,此次经济下滑几乎与政府发起的旨在消除许多行业产量过剩的所谓“反内卷”行动同时开始。不过,由于官员们没有发布限制投资或产能的具体目标,因此很难衡量这项政策所起的作用。而且,尽管限制工业投资可以抑制过剩产能,但如果没有其他经济增长点,这也可能抑制企业利润和家庭收入。此次下滑引发了关于国内需求健康状况的重要问题。尽管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敦促中国摆脱投资转向消费,但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依然疲软。

经济学家根据官方数据计算得出,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FAI)同比下降约6%至7%。国家统计局仅公布年初至今的数据,未细分月度总额。为了解释投资的两项主要衡量指标之间的差异,国家统计局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受到价格下跌的拖累,而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反映了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后的增长。

在书面回复彭博新闻社的提问时,国家统计局还指出了两套数据集范围的差异。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未计入资本形成总额的项目,例如购买土地的费用以及二手设备。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 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 Adam Wolfe 表示,这种计算方式不一定成立。“近来固定资产投资的收缩幅度过大、范围过广,无法用统计差异来解释,” Wolfe 说。

他还指出,如果投资下滑像报告的那样糟糕,那么经济的其他领域的情况远没有那么糟糕,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今年迄今为止,工业产出增长了 6.1%,零售额同比增长了 4% 左右。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傅令晖将投资下降归咎于“严峻”的外部环境(指的是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和激烈的国内竞争,这导致回报率下降。

长期以来,中国的统计人员一直面临对其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的质疑,尽管近年来当局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与此同时,近年来,许多官方和私人数据系列都受到了限制,这使得衡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真实健康状况变得更加困难。固定资产投资是苏联式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产物。多年来,由于重复计算和伪造等问题,这项投资衡量指标超过了资本形成总额。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表示,过去几年,这一差距有所缩小,这表明国家统计局已开始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质量。

尽管统计数据质量有所提高,但地方官员现在可能更有动力低估投资数据,以显得在执行“反内卷”运动方面尽职尽责。Gavekal Dragonomics 中国研究主管 Rosealea Yao 认为,实际企业投资可能正在减速,并且已经放缓了一段时间。她表示,最近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下降可能是数据报告发生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实际潜在投资活动的冲击。

最近投资受挫还有其他几个可能的原因。房地产行业持续恶化,导致房地产投资降幅加大。由于地方政府专注于偿还隐性债务和清理拖欠企业的欠款,基础设施支出也大幅放缓。然而,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大幅放缓,从 5 月份的近 9% 降至今年前 10 个月的 2.7%。按行业细分显示了“反内卷”运动针对的一些行业所受到的损害,例如电气设备和机械,其中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今年迄今为止,该行业的投资下降了 9% 以上,尽管其下降早在 2024 年 8 月就开始了。但政府打击的其他行业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例如,汽车行业的投资激增了近 18%。

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和 GDP 数据的不一致之处提出了疑问。他们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和建筑材料的实际产量来衡量隐含的水泥需求,发现过去几个月这一差距有所缩小。包括 Hui Shan 在内的经济学家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可能表明国家统计局“可能主动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以避免潜在的过度报告”。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关注中国投资断崖式下跌,经济学家困惑,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担忧,并提及数据可信度问题。

原文地址:China Investment Crash Puzzles Economists, Threatens Growth
新闻日期:2025-11-1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