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产品遭中国安全机构审查风险与挑战并存

美国芯片巨头Intel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正面临新一波的风险考验,这起风波始于当地政府对Intel在华销售产品的安全性发起的建议性审查。

根据本周三晚间由中国网络安全协会发布的声明,中国官员提出要求对Intel的产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理由是声称Intel的产品存在“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并指出其CPU芯片存在一系列的质量瑕疵和安全漏洞。通过翻译得知,这一指控认为Intel对待客户有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通过远程管理功能监视用户,并且在背后安装后门软件。

Futurum集团的CEO丹尼尔·纽曼分析称,此次审查事件紧随中美关系中关于芯片管制和人工智能领导权紧张局势升级之际。对于目前Intel正直面的市场挑战、股价下跌以及裁员困境,这一安全评估的时机颇为“精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Intel在中国这个占其全年收入27.4%(数据点取自2023年度)市场的收入及市场份额。

虽然受到美国芯片管制政策的影响,Intel面临着无法向部分中国客户出口先进产品的限制,甚至对特定客户全面禁运。但同时,其也是拜登政府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的主要受益者,该计划旨在不合理地削弱中国的半导体产业。CSAC还批评了Intel要求供应商不得使用来自新疆地区的劳动力和产品这一政策,这被认为违反了美国法律对于新疆商品可能包含强迫劳动的假设。

为响应美国管制并推进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给自足策略,中国政府已经引导部分电信运营商停止使用来自Intel等外国厂商的芯片。此举被比作去年对中国另一家美系科技巨头Micron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这些动作对半导体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并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回顾Micron事件中,中国官方调查机构认定Micron产品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并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导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受到限制。而针对Intel,其官方微信账号发布声明回应称,已经注意到安全协会报告,并强调始终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作为第一要务。此外,Intel承诺将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解决疑问、展现对产品质量的坚定承诺。

此番动作不仅凸显了中美科技竞争的深化以及全球供应链治理格局的复杂性,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在推动国内芯片产业自立自强进程中的坚决态度和政策手段。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报道中多次强调了中国政府对英特尔产品的安全审查和担忧,以及相关举措,例如:
*  CSAC 指责英特尔产品存在漏洞,表现出“不可负责任的态度”。
*  中国政府要求部分大型电信运营商停止使用英特尔芯片。
这些描述都带有负面的色彩,暗示着中国对英特尔的质疑和担忧。 
此外,报道也提及了 CSAC 对美国芯片政策的批评,以及对英特尔受益于 Chips and Science Act 的不满,这也能被解读为对美国的负面情绪。
尽管报道还包括了分析师观点和英特尔的回应,但总体而言,对中国方面采取行动的描述更倾向于带有负面的色彩,因此打分相对较高.

原文地址:Intel faces headwinds in China as trade body calls for security probe
新闻日期:2024-10-1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