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时代,偏远的山村大寨被树立为榜样,象征着依靠共产党和艰苦奋斗就能战胜最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社会主义乌托邦。
半个多世纪前,村民们挥舞着镐、锄头,用双手在石山上开垦梯田,运来泥土,将贫瘠的山坡变成了奇迹般丰饶的玉米地。
超过一千万的中国人来到山西省这个小村庄参观,听从毛泽东“学习大寨”的号召,感受那段艰苦奋斗和反资本主义的历史。其中大部分人是在1966-76年那场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来的,当时大寨几乎是文盲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被提拔到北京的政治局。
今天,大寨的农民们大多已经离开了。许多梯田已经坍塌,而剩余的梯田则由机器和公司化农业取代了人工。
现在,村民们主要从事旅游业,服务于唯一没有改变的事物:大寨作为朝圣地和共产党希望中国成为的样子的象征,尽管这个象征的具体含义一直在变化。
今天的游客主要是对六七十年代的青春岁月怀有美好回忆的老年人,但也包括由党组织安排旅游团接送的年轻中国人。这里是中国庞大的“红色旅游”线路上的必经一站,这条线路汇集了大量的旅游纪念品,以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所称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是党史的忠实拥趸。
曾经是大寨唯一的雇主——“人民公社”的简陋窑洞,已经被改造成精品酒店,去年在一家煤炭公司的投资支持下开业。
在虎头山上,曾经被宣传为由党支部书记领导的超人壮举——搬运泥土,使岩石地面适合种植——的梯田,现在大多已被废弃,因为它们太小且不稳定,无法使用重型农业机械。(部分故事被证明是虚假的;大部分实际工作是由军队完成的,而不是当地人,而且是在机器的帮助下。)
这座山已经成为一个收费的旅游景点。山上有一座佛教寺庙,但其主要的吸引力是一位忠诚的无神论者——前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坟墓。
一群来自国有能源公司的年轻女党员最近到大寨“考察学习”,当被问及一个名誉扫地的毛时代模范村与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关系时,她们紧张地咯咯笑了起来。
一位女士最终回答说:“自力更生的精神”,她用的是中文短语“自力更生”,这是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口号,用红色油漆涂在村庄周围的墙壁上。
自力更生——字面意思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再生”——是一个适用于任何时期的口号。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宣布其为党的指导原则,当时距离他在北京夺取政权还有四年。他认为这是“战胜一切中外反动派”的无敌武器。
习近平不谈论反动派。但他已将“自力更生”作为党努力将革命历史与当前通过经济增长实现“民族复兴”结合起来的基石。
这是一个重点的重大转变。在邓小平于1970年代末向世界开放中国经济后的几十年里,自力更生的想法被淡化了,尽管它仍然出现在对毛泽东表示忠诚的公式化声明中。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洛伊研究所东亚高级研究员、《党:中国共产党的统治者》一书的作者理查德·麦克格雷戈表示,它在“中国与朝鲜联系在一起,是严峻落后和匮乏的代名词”,“这是一个完全负面的概念。”
麦克格雷戈说:“如今,在习近平领导下,自力更生的政策与高科技独立、安全和进步的愿景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涅槃。”
尽管这项政策远非毛泽东或朝鲜所提倡的经济自给自足,但仍然将外部世界视为一种威胁。但它现在的重点是投资,以确保中国永远不会依赖——因此不会容易受到——西方的影响,尤其是在半导体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
自力更生的新含义使大寨得以重塑自我,从农村反资本主义热情的灯塔转变为资本主义商业的蜂巢。以前的农民经营着出售毛泽东小饰品、当地酿造的白酒和庆祝“大寨精神”的搪瓷杯的商店。对于那些怀旧情绪严重的游客,一些餐馆提供用树皮装饰的面条,让人回想起中国饥饿的年代。
74岁的贾天连曾在陈永贵统治时期在田里干活,他说,村民们在陈永贵搬到北京并卷入文化大革命(一场长达十年的政治动荡)后,很少见到他。但他记得他是一位“好人”,使大寨免受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最严重的暴力事件,并在1963年遭受灾难性洪水期间幸免于难。
贾先生仍然在他家外面的小块土地上种植生菜和韭菜,但他很久以前就放弃了在1980年代初村集体农场解散后分给他的更大的土地。他将它们卖给了一家当地的农业企业,该公司现在控制着该村的大部分土地。
他的两个儿子离开了大寨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一个当司机,另一个在煤矿工作——因为“没有年轻人想再在田里干活了”。他与妻子合住的单间房屋里贴着毛泽东和习近平的海报,但它们的尺寸却被一张财神像所掩盖。
大寨过去作为反对个体企业和财富不平等的象征的角色,已被官方“红色旅游”叙事中精心抹去,该叙事旨在通过宣扬为追求坚定不移的目标而牺牲的经过消毒的历史来巩固对党的忠诚。
有些人未能跟上剧本。
李彦良是一位前农民,在陈永贵的帮助下,在北京的领导机关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回到家乡在大寨开了一家小餐馆。它有一个用帘子隔开的用餐区,装饰着旧照片和宣传海报,上面有毛泽东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江青。
李先生说他不是在表达对江青的支持,江青在毛泽东去世后被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已被从党的历史中抹去,除了作为一种邪恶的女巫。他说他只是想记录她曾两次访问大寨并一直支持该村的事实。
当被提醒说官方历史将她斥为一名杀人如麻的左翼狂热分子时,他回答说:“过去就是过去了。”
前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也是一个狂热分子——他对柬埔寨种族灭绝的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表示赞同,波尔布特于1977年访问了大寨——但他因对党的忠诚而受到“红色游客”的尊敬。
他装在镜框里的黑白照片放在他以前的住所入口处的一张桌子上,旁边是毛泽东的半身像。在每一个雕像前都堆着一堆香烟,这是虔诚的游客留下的祭品。(陈永贵死于肺癌。)
这种奉献精神让一些游客感到不寒而栗。来自西安的51岁商人李文说,他来大寨只是因为三位年长的亲戚想来这里。“我真的不在乎这些东西,”他补充说:“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但记得它的人却很怀旧。”
来自山西省会太原的一群党员之一黄晓明坚称,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怀旧。他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国自毛泽东去世以来取得的非凡经济增长的关键。
他带领他的同伴们在院子里拍摄了一张集体照,院子里墙上用鲜红色的大字写着习近平的一句话:“幸福只能来自奋斗。”
许多年长的中国人担心这一信息已经在年轻一代中迷失了。“他们从未经历过苦难,”65岁的袁国强抱怨道,他和妻子一起来参观。
他说:“我们仍然需要大寨精神。”
在村庄的中心,矗立着一棵曾经被称为“苦难树”的垂柳,游客们被告知,地主过去常常在那里鞭打不听话的劳工,有时甚至会把他们活活打死。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处决地主后,这个故事变成了“幸福树”。
为了防止它倒塌,这棵古老的树现在被一根混凝土柱子支撑着,柱子的形状像树干。但这个当地的地标,提醒着中国人在1949年革命前后互相施加的暴行,不再是大寨导游的官方站点。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寨从毛时代模范村到如今旅游景点的转变,暗示了官方对历史的篡改和对意识形态的利用。同时,文章也揭示了大寨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例如年轻人不愿务农、对过去苦难的遗忘等。作者对红色旅游和官方宣传持怀疑态度。
原文地址:Where Mao’s Peasants Tilled the Soil, Tourists Now Pay for the View
新闻日期: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