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华盛顿一直警告其他国家不要信任中国国有银行的贷款,认为这助长了中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崛起。但一份新的报告揭示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转折:美国本身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且遥遥领先。而这其中的安全和技术影响尚未被完全理解。

据位于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的 AidData 研究实验室称,25 年来,中国国有银行已向美国企业输送了 2000 亿美元,但许多贷款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因为这些资金首先通过在开曼群岛、百慕大、特拉华州和其他地方的空壳公司进行转移,从而掩盖了其来源。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贷款用于帮助中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的股份,其中许多企业与关键技术和国家安全相关,包括一家机器人制造商、一家半导体公司和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该报告发现了一个比之前认为的更为广泛和复杂的贷款网络——一个超出发展中国家,延伸至包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和其他美国盟友在内的富裕国家的金融义务网络。

前白宫投资顾问威廉·赫纳根表示:“中国在下国际象棋,而我们其他人却在玩跳棋。”他担心这种隐藏的贷款让中国扼住了技术的咽喉。“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控制对经济运行至关重要的产品。”

虽然美国仍然欢迎大多数外国投资——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也曾积极争取——但来自中国的资金受到了特别的审查,因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对立,并争夺全球霸权。

AidData 报告中研究的由中国国有银行资助的交易尤其成问题。这些贷款机构由中国中央政府和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控制,并被指示推进中国的战略目标。

AidData 报告发现,从 2000 年到 2023 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贷款超过 2 万亿美元,是之前最高估计的两倍,甚至让长期研究中国崛起问题的分析师感到惊讶。而且,对富裕国家的大部分贷款都集中在关键矿产和高科技资产上——战斗机、潜艇、雷达系统、精确制导导弹和电信网络所需的稀土和半导体。

AidData 执行主任布拉德·帕克斯表示:“美国在(前总统乔)拜登和特朗普的领导下,十多年来一直在敲响警钟,称北京是掠夺性贷款人。这其中的讽刺意味非常浓厚。”

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银行贷款的完整账目从未公布,因为大部分融资都埋藏在层层保密之下,被西方化的空壳公司掩盖,并被国际数据库错误地标记为普通的私人融资。

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前负责人斯科特·内森表示:“中国通过空壳公司、保密协议或删节等手段,极力掩盖真相,使人们很难了解全貌,这完全缺乏透明度。”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成立的一个机构,旨在投资于被认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外国项目。

自该报告上次记录的 2023 年贷款以来,美国的审查有所加强。诸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CFIUS) 等机构间审查机制在 2020 年得到加强,以保护经济中的敏感部门。

但中国也变得更加精明,部分原因是它在海外设立了银行和分支机构——近年来超过 100 家——然后向离岸实体贷款,进一步混淆了资金的来源。

帕克斯表示:“在警察更多的地区,它已经找到了绕过准入壁垒的方法。”

中国国有银行的融资已经触及了美国各地的项目,特别是在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西海岸和特朗普已更名为“美洲湾”的墨西哥湾沿岸。根据该报告,许多贷款针对关键的高科技产业。

——例如,2015 年,中国国有银行向一家中国私营企业提供了 12 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收购 Ironshore 80% 的股份。Ironshore 是一家美国保险公司,其客户包括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官员以及卧底特工,他们可能需要帮助支付法律费用,以防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麻烦。

根据该报告,美国监管机构并不知道中国政府的参与,因为这笔资金是通过一家与中国没有明显联系的开曼群岛企业输送的。美国官员后来意识到中国政府可以获取信息,并下令中国买家撤资。

——同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其中列出了 10 个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希望在十年内达到 70% 的自给自足率。第二年,即 2016 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了 1.5 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一家中国公司收购密歇根州的一家机器人设备公司。

根据 AidData 的数据,在中国采纳制造业总体规划后,针对机器人、国防、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等敏感领域的项目比例从中国跨境收购贷款组合的 46% 上升到 88%。

——2017 年,一家使用开曼群岛公司的特拉华州私募股权公司试图收购一家美国芯片制造商;当调查人员发现这两家公司都由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拥有时,该交易被阻止。同一家特拉华州公司成功收购了一家英国半导体制造商,但在英国当局发现后不得不撤资。

——2022 年,英国迫使一家中国公司剥离另一家敏感的英国公司,该公司是苹果手机芯片的设计商,但可能适用于军事系统。这家中国公司是通过他们在荷兰拥有的一家公司收购的。这家荷兰公司现在被指控扣留对美中贸易战中对汽车制造商至关重要的半导体。

为了追踪中国隐藏的贷款,AidData 挖掘了 200 多个国家/地区的监管文件、私人合同和证券交易所披露信息,这些文件以多种语言书写。

追踪中国国家贷款和投资的努力始于十多年前,当时北京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三年前,当 AidData 团队(最终发展到 140 名研究人员)意识到许多贷款都流向了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葡萄牙等发达经济体时,该项目急剧扩大,这些经济体的收购可能使其获得北京认为对其全球崛起至关重要的技术。

该报告称,调查结果表明,国家信贷的使用正在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转向获取地缘经济优势。

拜登政府美国贸易代表顾问布拉德·塞策表示:“全球都在担心这是旨在控制经济咽喉要道并利用这种影响力的一部分协调努力。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而他们并没有让这件事变得容易。”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暗示中国的贷款行为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和技术优势构成威胁,并提及了中国通过隐藏贷款来掩盖其战略意图,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US warns others to avoid loans from Chinese state banks, but it is biggest recipient
新闻日期:2025-11-1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