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活跃的贷款方之一,中国已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贷款,用于资助非洲的道路、南美洲的港口以及中亚的铁路建设。
但据威廉玛丽学院AidData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年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融资接受国。中国的银行向美国的各个公司和项目提供了2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涌入管道建设、数据中心和机场航站楼,并帮助推动了特斯拉、亚马逊、迪士尼和波音等美国公司的企业融资。到2017年,其中一些融资开始引起华盛顿的警觉。
AidData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2.2万亿美元的贷款和赠款,这一数字是此前认为的两到四倍。该报告基于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30,000个项目的信息。
这项涵盖2000年至2023年的研究,更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作为国际债权人的角色。它概述了北京如何利用其金融资源在战略部门占据地位,并建立潜在的供应链控制点。报告还涉及了一些继续引起西方关注的交易,比如对Nexperia的收购。Nexperia是一家最近被卷入争夺半导体供应链控制权的地缘政治战中的公司。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融资大部分是向政府提供的大型项目贷款,但随着借款国陷入深度债务,这种融资已越来越多地转向紧急贷款。在发达国家,北京的重点更多是商业性的。AidData的数据不包括中国持有的7300亿美元美国国债。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一个金融强国,拥有资金雄厚的国有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其任务是实现北京的政治目标。在2013年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海外贷款加速增长。他利用中国的资金,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贷款。
这项庞大的计划让北京在一些被西方大国忽视的地区获得了影响力。该计划一直受到批评,因为它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债务水平,并将合同导向中国自己的公司,这有时会导致出现问题的项目。
最近,中国缩减了对较贫穷国家的贷款,同时增加了对澳大利亚和英国等较富裕国家的信贷。据AidData称,现在中国向高收入国家提供的贷款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一样多,均为1万亿美元。
中国向发达国家提供的贷款通常是向政府和主要公司提供的信贷额度。贷款方通常是国有机构,如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其中一些是上市公司,位列全球最大的银行之列,但许多专家对它们持谨慎态度,因为它们有时需要履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令。
它们的融资已流向关键矿产、基础设施和半导体等敏感技术领域,专家警告称,这些领域可能使北京在战略大宗商品储备、供应链和海上咽喉要道上获得经济控制权。
哈佛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国际前总裁安德鲁·科利尔表示:“这些银行家倾向于向盈利的项目贷款,但他们也经常被迫关注共产党的指令。”
科利尔表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董事长都是中国最高级别政府扑克牌桌上的玩家。”
AidData的研究显示,中国国有贷款机构为数十个国家的并购提供了超过3350亿美元的信贷,其中四分之三的资金流向了来自中国的买家,涉及机器人、生物技术和量子信息等领域。
其中一些交易后来被取消。2019年,中国公司闻泰科技收购了总部位于荷兰的芯片制造商Nexperia的控股权。今年早些时候,在华盛顿出台规定,对其运营实施严格控制之后,荷兰政府接管了Nexperia,因为其中国所有者在制裁名单上。
在美国,中国机构的融资活动范围从公司的日常商业融资到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银行融资。它们还包括为一些受到最严格审查的、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中国公司的收购提供资金。
特朗普总统在其第一个任期内阻止了一位与北京有关联的投资者收购总部位于俄勒冈州的莱迪思半导体公司。此后不久,国会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此后,中国在美国敏感行业融资收购变得更加困难。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海外贷款可能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和债务问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投资的担忧,负面情绪较多,暗示中国可能利用经济影响力来实现政治目的。
原文地址:We Now Have a Better Picture of China’s Global Lending Spree
新闻日期: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