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印度频道通过 WhatsApp 发布独家内容和分析,涵盖亿万富翁、企业和市场的动态。请订阅。
由于中国国内对食用油的需求疲软,恰逢从南美洲,以及最近从美国大量进口大豆,中国对印度的豆油出口正在激增。海关数据显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在 10 月份出口了 70,877 吨豆油,其中大部分运往印度。今年前 10 个月的出口量已达到 32.9 万吨,几乎是 2024 年全年出口量的三倍。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其大豆视为一种潜在的脆弱点。大豆被加工成动物饲料和食用油,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病毒可能迅速扰乱商品流通的情况下,这种脆弱性尤为明显。然而,从南美洲的大量进口对相对低迷的本地经济造成了冲击,迫使中国的豆油加工商寻求新的市场。
这是中国消费不振导致过剩,进而大量涌入全球市场的又一个例子。就此而言,这一发展受到全球最大的豆油进口国印度欢迎。随着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尽管贸易商对中国是否会兑现今年预期的大量采购仍持谨慎态度),以及北京和新德里之间的关系改善,这条新开辟的贸易路线可能会变得更加繁忙。
印度最大的植物油买家之一 Patanjali Foods Ltd. 的副总裁 Acharya 表示,这项贸易对印度来说在物流上是合理的。“质量与南美洲的供应相当,价格具有竞争力,而且中国出口商正在寻找可靠的买家。”Acharya 说,中国豆油的交易价格比南美洲的豆油低 10 到 15 美元/吨,并且可以在大约 10 到 12 天内到达印度的东海岸,而从巴西和阿根廷出发则需要 50 到 60 天。
他说,到目前为止,11 月份从中国的进口量约为 7 万吨,到月底可能会再增加 1.2 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豆油生产国,年产量约为 2000 万吨。过去,中国几乎消耗了所有这些产量,而且经常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当地需求。但随着经济降温,人们减少了外出就餐,从而抑制了餐馆对豆油的消费。
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豆油,这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商品咨询公司 Mysteel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11 月中旬的商业库存超过 100 万吨,达到同期七年来的高位。报告称,预计中国压榨商将保持高水平的生产活动,当地需求需要时间才能恢复。
此外,11 月份中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预计将连续第 13 个月同比下降,原因是国内产量和管道进口量依然强劲。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议会评论台湾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来,中国发动了经济报复、民族主义抨击和外交攻势,以表达不满。(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11 月 25 日星期二:11 月 26 日星期三:11 月 27 日星期四:11 月 28 日星期五:11 月 29 日星期六:11 月 30 日星期日。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0
原因:
文章报道了中国豆油出口增加的事实,反映了中国在贸易方面的一些优势,以及中国和印度贸易关系改善的趋势。虽然也提及了中国国内需求疲软的问题,但整体上并非完全负面。
原文地址:China’s Soybean Glut Spurs Surge in Cooking Oil Exports to India
新闻日期: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