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虽暂告休兵,但若两国关系再度恶化,北京仍握有其他施压手段。华盛顿一直忽视了一个潜在的供应链咽喉:其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对制造多种药物所需的原材料的严格控制。

美国-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上周发布的报告,将解决医药品供应问题的紧迫性摆在了核心位置。报告建议国会立即修订法案,扩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权力,要求制药公司报告现代药物组成要素的产量和来源。报告还要求FDA鼓励使用来自非中国来源的供应。

这并非该委员会首次提出这个问题。但继北京上月扩大对关键稀土矿物的出口管制后,美国迅速让步,表明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弱点再也无法被忽视。美国和其他国家严重依赖中国来生产其药物的基础成分。由于中国庞大且商品化的医药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关键起始材料(KSM)的重要生产国,这些材料用于生产活性药物成分(API)。

然而,关于美国依赖程度的确切数据难以获得。大型制药公司没有多少动力来明确说明这种依赖程度有多深。最好的估计来自美国药典(USP),这是一个为药品设定质量标准的非营利组织。

通过研究制药商提交给FDA的药物主文件,他们发现1980年中国还未参与其中。20年后,中国提交了所有文件的5%,落后于印度的19%。但到去年,中国以占总文件的45%的份额超过了印度。更复杂的是,印度这个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国,本身也严重依赖中国的关键起始材料,而这并未反映在FDA的文件中。

此外,该非营利组织还发现了一个关键趋势:美国使用的一半活性成分仅来自少数几家供应商。中国是至少一种用于近700种关键药物的化学品的独家供应商。例如,乍一看,用于治疗从支气管炎到尿路感染的抗生素阿莫西林,似乎有来自西班牙到新加坡的多种来源。但其四个关键投入几乎完全来自中国。

正如疫情期间的短缺所表明的那样,各国如此依赖单一来源,尤其是在美国与中国这个竞争对手之间,绝非明智之举。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升级贸易战的高峰期,从未威胁要扣留医疗出口。但地缘政治并非唯一的风险因素。另一次全球病毒爆发也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

美国安全审查委员会成员莱兰·米勒告诉我,北京控制着“令人担忧的大量”活性药物成分。尽管该小组无权向国会下达命令,但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涉及印度和其他盟友的供应链,在特定领域独立于中国。考虑到制造药物的起始化合物利润率低,这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事业。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医药生产,与其他经济领域一样,都强调降低当地居民的成本。一份官方媒体报道援引一位高管的话说,如果美国公司试图复制原材料的供应链,成本将增加50%。

这正是华盛顿必须尝试做的事情,至少在最关键药物的有限或特殊基础上。五角大楼与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 Corp.达成的协议已经提供了一个范例,后者在加利福尼亚州拥有一座矿山。该协议包括10年的价格下限,如果其产品的市场价值低于一定金额,国防部承诺向该公司支付差额。医药行业的情况可能类似。中国控制着许多关键领域的命脉,但美国将不得不在华盛顿认为属于国家安全优先领域的方面脱钩。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强调美国对中国医药原材料的依赖,暗示中国可能利用这一优势对美国施压,渲染了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并呼吁美国建立独立于中国的医药供应链,负面情绪较重。

原文地址:China Holds All the Cards in Global Pharmaceuticals
新闻日期:2025-11-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