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称与中方达成协议,同意在有争议边境地带实施军事巡逻
印度与中国的外交部次长维克拉姆·米斯里宣布,两国已就对喜马拉雅山脉的有争议边界区域进行军队巡逻达成了协议,这是自2020年爆发冲突后僵持局面的一个转折点。这次冲突导致了至少20名印方士兵和4名中方士兵死亡。
双方在近几周通过多轮外交与军事协商,最终形成了这项旨在让印度与中国之间共享的漫长边界地带——实际控制线(Line of Actual Control, LAC)上的军队分隔与撤退协议。米斯里暂未具体说明是否意味着印中两军从各自的驻兵点开始逐渐撤离在拉达克地区争议边境区域部署的数十万额外士兵。
中国方面对此尚未作出即时回应。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将于近期访问俄罗斯参加金砖国家峰会,期间可能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私下会面。
2020年7月两国关系降至冰点,源自这场军事冲突,并发展为在地形复杂、严酷的山脉地带的长期对峙,双方各部署了数十万军队,并装备有炮兵、坦克与战斗机等重型武器。实际控制线(LAC)作为分界线,将中印实际控制的领土从西部拉达克地区延伸至印度东部阿鲁纳恰尔邦。
尽管在 Pangong Tso 湖、Gogra 和 Galwan Valley 等一些地点双方已撤走部分军队,但两方继续维持额外部署并进行多级化安排。自那次军事冲突以来,两国高级军方指挥官已经多次会面讨论从紧张区域撤回军队的方案。
印度与中国曾经在1962年发生边境战争。实际控制线 (LAC) 用于划分控制权而非领土主张,据印度说法该分界线长达3488公里(约2,167英里),而中国则声称更短的距离。印度外交部长苏布拉马尼亚姆·贾亚尚卡尔表示,这次协议是经过“耐心和不懈努力”的外交成果,并有望恢复冲突前的巡逻模式。
印度外长补充说:“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和平与安宁的状态,这是我们的主要关切点。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扰乱了和平与安宁,那么其他关系的发展也难以进行。”他在印度新闻频道NDTV上说道。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虽然新闻报道中提到了中国与印度达成的边境巡逻协议,并表示此举可能导致双方的军队“解脱”,但并没有明确表达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或肯定。 报道更侧重于描述事件本身和双方谈判进程,例如: * 协议的具体内容 * 双方领导人可能的会晤 * 2020年边境冲突背景 * 两国边境的争议历史 此外,报道中也包含了一些相对客观的语句,如“北京没有立即发表评论”。这些都表明了作者试图保持中立的态度,并没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指向中国。 因此,给出的分数为25分,代表着轻微的正面情绪倾向。
原文地址:India says it reached a pact with China on military patrols along their disputed border
新闻日期: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