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力图孤立普京 大规模峰会凸显其联盟广泛》

在俄罗斯全球形象遭遇广泛谴责后将近三年的时间里,随着乌克兰战争的影响持续发酵,普京正筹划一场与十几个世界领导人参加的国际峰会。这一动作意在向外界明确传达:他并未身处孤立状态,反而与一个日益增长的、旨在共同挑战西方主导世界的国家联盟站在了一起。

即将于俄罗斯西南部城市喀山举行的金砖组织(BRICS)峰会上,成员国将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此外还有埃及、阿联酋、埃塞俄比亚及伊朗等新近加入或受邀参与的国家。预计出席的领导人有中国的习近平、印度的莫迪、伊朗的佩斯科夫、南非的拉马福萨,以及一些非金砖成员国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尽管巴西总统卢西亚诺·达席尔瓦因伤退赛的消息传来,但普京所主理的此次峰会仍是自2022年2月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场会议的举行时点也极为重要,正值美国即将举行的选举前夕,这可能会影响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并导致与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紧张。

据柏林卡内基俄罗斯与欧亚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克斯·盖布认为,“普京精心安排此次金砖峰会,无疑是一个‘大礼’。其传递的信息在于:当这些国家领导人纷纷赴喀山参会时,你能如何谈论俄罗斯在全球的孤立状态?”他解释称,这旨在彰显以BRICS为代表的新经济与政治实体正在逐渐崛起,并希望重塑全球权力平衡格局。

尽管普京的言论强调了新兴力量的增长及共同愿景的重要性,但参与峰会的实际领导者们持有广泛多样的观点和利益。这种多元化是BRICS组织的一大特征,也意味着他们的合作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特别是那些像普京可能渴望的统一声音。

面对乌克兰冲突仍在持续、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温等全球危机带来的复杂挑战,各国首脑预计将在喀山讨论如何推进支付体系改革,使之脱离美元主导模式,并采用金砖国家本土货币和金融网络。尽管这些经济举措可能带来利益,但同时也能帮助成员国如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

不过,与会国间的分歧与各自的政治、经济系统差异依然存在。例如,印度与中国虽是BRICS的重要支柱,但在边境冲突问题上长期存在着微妙的紧张局势,而这正是全球范围内地缘政治裂痕的一部分。

金砖组织于2009年首次成立,旨在汇集关键新兴市场国家,并在次年扩大至包括南非。2015年,金砖国创建了新开发银行,以期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补充或替代方案。但随着时间推移,成员国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分歧以及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紧张,甚至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加强,这一联盟的身份及未来发展路径变得更加复杂。

观察家指出,“中国和俄罗斯试图将金砖组织从一个‘新兴经济体’平台转变为对西方主导权不满的象征”。而对于新成员或有意向加入国家来说,他们并不寻求单一的认同或立场选择。相反,他们旨在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通过非意识形态化、务实的方式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

最终,金砖峰会不仅提供了讨论支付体系改革、金融合作等实质性议题的机会,还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私密接触的重要平台。同时,这场会议也体现了金砖国在维持多极世界秩序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其在全球权力结构中角色和意义的变化趋势。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5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 BRICS 国家峰会,并强调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作用和对峰会的影响。 文章中提到中国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其与俄罗斯、巴西合作推进的新发展银行等,都体现了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肯定。  
然而,文章也客观地提到了 BRICS 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以及一些国家对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下的新世界秩序抱有谨慎态度,这限制了对中国的正面情绪得分。

原文地址:The West wants Putin isolated. A major summit he’s hosting shows he’s far from alone
新闻日期:2024-10-2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