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气候资金上的角色之争”

标题、摘要:“本期新闻信函聚焦于即将到来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身份是否正确。您也可以阅读《Bloomberg.com》提供的深入分析。

欧洲联盟气候变化专员Wopke Hoekstra在9月的一句玩笑揭示了巴库11月UN气候峰会上将会出现的核心问题: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同时宣称自身为“发达”国家,具备着尖端科技与科学实力,却又作为“发展中国家”享受着对排放量豁免以及获取全球资金的优惠待遇。中国的自我定义为一个hybrid superpower,在外交层面上颇为适宜。然而在气候金融领域这一描述显得站不住脚。

如果一国被视为发达国家,则应当向UN贡献每年1000亿美元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对于美国而言,这是预计到2023年需要承担大约950亿美元的任务。而发展中国家不仅无需这样支付,还能利用资金来应对更加炎热的夏季和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

在巴库,峰会将关注在2025年后对气候融资目标的制定,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希望将此提升至每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规模。对于已挣扎着满足当前目标的发达国家来说,则需要找到更多捐助国加入其中。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将推动中国参与到他们的行列中来,并开始承担其责任;然而,北京的目标则在于捍卫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一地位赋予了它能在全球气候领域自行设定政策和目标的强大能力。

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拥有最多钢铁厂和炼油设施的国家、核武器力量持续增长,并且还拥有重要的太空探索计划,正如Hoekstra所指出的一样。然而,中国中等收入仍然远低于发达国标准的事实表明,它仍保有“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并不过分——尽管其大城市的天际线闪耀着一些全球最富有的人群,但国内仍有数以亿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

气候金融的讨论起源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当时就达成一致意见:发达经济体应自2020年起每年投入1000亿美元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这是基于它们在过去几十年中从污染工业中获益的事实。

如今这一目标将到2025年末到期,而各国在11月需重新商定新的数额。联合国预估发展中国家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5000亿美元来实施其气候计划。而其它分析师则把这个数字估计在1万亿至6万亿美元之间。“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责任”,德国特使Jennifer Morgan表示,“只是认为其他国家也有财富并且曾排放过历史上的温室气体也应承担同样的责任。”以下将探讨中国可能对寻求加入气候融资目标的呼吁有何回应。

墨西哥总统Claudia Sheinbaum,一个气候变化科学家背景的领导人,在巴库11月UN气候峰会上也面临着挑战。她依靠一条管道工程来支撑经济发展和减贫。这条管道每年可向尤卡坦半岛输送高达4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为发电厂供能并作为跨境铁路计划的一部分。这将构成墨西哥的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同时寻求经济增长以及减少碳足迹。对于Sheinbaum及其任何寻求经济繁荣与发展而降低碳排放量的国家来说,这一矛盾点尤为关键。

在UN气候峰会上,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寻求大幅度增加年度资金支持,至每年1万亿美元以上。发达国家面临着无法达到当前目标的问题,并急切地希望吸引更多的捐赠国加入其中。Sheinbaum计划的核心是大幅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以确保到2030年墨西哥45%的电力产生源自无碳排放源。这需要彻底改革已经遭受季节性断电困扰的电网,并将耗资高达50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墨西哥历任总统中位居首位。

巴西政府通过建立一个基金来实现到2030年终止砍伐亚马逊森林的目标,以及恢复其在气候谈判中的领导地位。然而,这个基金的命运取决于政治意愿。该基金成立于前任总统路易斯·因纳乔·卢拉·达席尔瓦的第一个任期内(2008)。但外国捐赠方在2019年因前总统博索纳罗政府削弱保护工作而暂停贡献。不久后,Lula重启了这个基金。尽管该基金支持的项目支出急剧增长,但批评者认为这些努力并未达到解决亚马逊社会危机所需的程度。

美国正与多个东南亚国家就部署小型核能展开会谈,并在全球对低碳能源源感兴趣的背景下取得进展。SEC(证券交易委员会)也采取行动打击所谓的ESG(环境、社会及管治)误导宣传,智慧树资产管理公司已同意支付400万美元来解决这一指控。

美国正在经历“异常高温”,预计将持续到10月底,这使得一个并未获得足够关注的气候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慢性热浪。即使不是极端热浪,慢性热也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风险。像菲尼克斯、佛罗里达州坦帕和北卡罗来纳州里奇蒙等城市正频繁体验到更热且持续时间更长的日子,而这一问题愈发严重。慢性热不仅在白天存在,夜晚也是其影响最大的时候。气候学家卡蒂·德洛尔指出:“夜晚的温度如此惊人地不同。”她表示:“这是真正能够向人们展示气候变化影响的一张图表。”

随着欧洲和美国近期电动汽车销量放缓,并且消费者选择带有排气管的汽车而非充电车的情况更为普遍,市场出现了停滞迹象。然而,出行服务巨头优步则在扩大其电动车车队规模的同时也在推动监管要求提高电动车辆上路率。优步首席执行官达拉·哈斯瓦什齐希在零号电网上讨论了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绿色目标,并向阿克萨特·拉迪解释说,他认为电动汽车对企业而言不仅有益于环境,也有经济效益。

“Zero”播客为您提供每周四的新内容,您可以在播客平台、Apple Podcasts或Spotify上订阅。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5
原因:

尽管文章整体呈现客观冷静的语气,但文中对中国在太空探索、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描述带有肯定和赞扬意味,例如“先进的科学技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主要的航天探索计划”。这些表述体现出作者对中国实力的认可和赞赏。
此外,尽管文章探讨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带来的争议和挑战,但并没有使用负面色彩的词汇指责或批评中国,而是呈现了一种客观分析的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Sets Up a Climate Money Fight
新闻日期:2024-10-2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