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试图利用美中贸易争端之际,未能提高其制造业部门的份额,研究指出,相比之下,其他亚洲竞争对手则得益颇多。根据牛津经济咨询社的数据,2017年至2023年间,印度对美国的进口总额比例仅增长了0.6个百分点,达到2.7%;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在此期间的市场份额下降约8个百分点至低于14%。

越南成为地区内最大受益者,其对美出口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达到3.7%。台湾和韩国也比印度取得了更显著的进步,在此期间各自增加了美国进口份额的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该研究揭示了印度总理面临的挑战——试图提振长期停滞不前、占比仅约为GDP的17%,且依赖于“旧经济”部门的制造业。牛津经济咨询社的研究员在一份说明中表示:“美中贸易争端至今对印度出口前景的影响有限,令人失望的是,冲突加剧并未能够提振落后的制造业。”

报告继续指出,“尽管印度在全球电子产品的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增长表明国内制造业增值有限。”根据牛津的数据,2023年,中国占印度进口电子、机械和化学品药品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在某些半导体设备的进口中占比甚至高达67%。

这使得印度面临被美国贸易限制的风险,尤其是当其他国家如越南已经遭受了美国更大力度的保护主义。报告补充道,“尽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流向中国急剧下降,但印度未能吸引更多的此类投资。”

此研究揭示了印度在利用美中贸易争端提振制造业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的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

请注意到,印度总理所面临的问题远非简单的市场转移所能解决。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不仅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还涉及到生产网络的重塑、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及技术创新等多个复杂变量。因此,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全面的策略和政策调整,以促进制造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并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5
原因: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中国,但通过对比数据和分析指出:
* 中国在美贸易份额下降,为背景下印度受益有限
*  越南、台湾、韩国等国家比印度更能从中美贸易摩擦中获益。
* 尽管中国对印度出口量大,但印度的电子产业仍依赖于中国进口零部件,体现了中国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和印度的制造业相对薄弱。
这些信息暗示着作者认为中国在贸易中保持着优势地位,而印度的发展则受到一定的限制。

原文地址:India Loses to Rivals as US Diverts Trade From China, Study Says
新闻日期:2024-10-2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