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之间已达成协议,旨在减轻两国争议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印度外交部长苏布拉曼扬·贾伊夏尔尼在周一的一场活动中表示,这项关于军事巡逻的协议,恢复了2020年前的模式,为完成与中国的“脱钩过程”画上了句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周二同样确认双方在相关边境问题上已达成解决方案,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进行密切沟通。据报这一公告预示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可能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会议上展开对话。两国外交部均未透露两位领导人是否会在喀山举行正式的一对一会谈。
目前,双方协议的具体细节以及实施计划还未公开。两国都保持着在长达3,379公里的实控线(LAC)上的军事存在。这条边界自1962年中印战争以来始终模糊不清,并且长期是两国关系中的摩擦点。
印度和中国对各自的领土主张均有重叠,在争议边界地带均保持重大军事部署。2020年的冲突后,双方经历了一段退让与边境谈判的过程,但仍有争议点存在,包括双方之前巡逻的区域变为缓冲区的情况。
林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对此达成的解决方案持积极看法,并将与印度合作执行此协议。观察者们指出,更多细节是评估这项协议的关键所在。
对于印度而言,在喀山的首脑会议前的背景下,恢复2020年的巡逻模式被视为缓解边境紧张关系的重要起点。但 Manoj Kewalramani 博士强调,这只是长路的一部分。其他步骤包括双方部队的减少与撤回、已建设施的拆除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更长时间来解决。
在喀山峰会上,中印两国之间的外交努力将会被观察,并期待着协议对双边关系的具体影响及后续行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尽管文章总体呈现客观中立的态度,但一些词汇和句式透露了对中国积极的表述: * "positive development" * "positively evaluates" 这些词语都带有正面的色彩,表明作者认为此次协议达成是积极的进展,对中国抱有乐观态度。 但是,文章也客观地报道了协议细节不明确、后续还需协商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肯定中国的立场或行动,因此分值定为65分。
原文地址:India and China have struck a deal that could ease tension along its disputed border
新闻日期: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