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Zhu 表示,中国政府近期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更多是为了减轻风险,而非短期内提供大规模刺激。Zhu 在华盛顿举办的国际金融研究院的活动上提出:“如果要我说是否代表一个转折点或‘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刻——或者又是4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的延续,我的回答是不会,我们还远未达到那个阶段。”他提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四万亿”刺激政策。
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已实施或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以助力其放缓至18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这包括了降低贷款利率、支撑股市和房地产业的举措、承诺减少地方债务风险以及拟议中的大型国有银行增资计划。这些措施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调整对其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使得预测更加接近官方目标约为5%。它们还引发了中国股市的一轮强力反弹。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对当局是否愿意采取更大力度的财政手段来实质性地推动经济复苏表示疑虑。
Zhu 表示:“如果投资者认为中国政府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消费和内需上,他们可能会持续感到失望。”
不仅如此,连美国财长 Yellen 在其发言中也重申了推动消费者支出对于中国实现不过剩产能增长的重要性。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至今尚未听到来自中国政府的政策宣布能在这方面达到我的期待。”
JPMorgan 的 Zhu 预计,中国政府将坚持发展中国工业基础的政策议程。“我认为政府不会放弃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政策目标,”他在 IIF 会议上说。尽管追求更高生产力理所当然,但中国的官员需要意识到现代经济中的生产力不仅仅源自制造业,还来自于服务业。Zhu 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服务行业在中国雇佣了48%的工作岗位,而工业和初级产业分别占29%和2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他认为,政府可能不必为家庭提供大规模直接补贴来支持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于为其创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无需大量的政府投资。近期对于教育、游戏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政策改进已有所显现,但仍需要更多的平衡措施。
JPMorgan 经济学家 Zhu 还预测,北京将在新的一年里谨慎地不取消经济支持措施。“我们可能不会看到过早快速紧缩导致的政策退出。”他补充道,“这种事在2025年不会再发生了。”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虽然文章整体呈现积极向上,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作者也指出了一些挑战和担忧,例如政府是否能够加大财政支出来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以及服务业发展需要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 这些因素导致了正面情绪的分数没有达到最高分。
原文地址:China’s Economic Stimulus Isn’t Enough, JPMorgan’s Chief China Economist Says
新闻日期: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