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宣布暂时搁置边境争议

据印度方面报道,在四年的边界争端后,与中国的关系得到缓和,这一消息或许能带来一丝世界和平的曙光。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两国之间是否真的达成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而且,北京方面最初的沉默并未给予人们太多的信心。

印度外交部部长苏布拉曼扬·贾ishankar昨日指出,中国与印度同意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实行定期巡逻。但今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jian却回应称,目前双方仍在讨论之中,并未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两国关系因2020年6月Galwan河谷和Pangong Tso地区爆发冲突而陷入低点,当时印度军人20人丧生,具体数量不详的中国军人也遭遇了攻击。后续几个月里,双方军队在高海拔区域展开了40多天的实弹对射。

然而,此次紧张关系的缓和为中印领导人的非正式会面铺平了道路——这一预计将于本周三,在G20峰会期间举行。这将是两国领导人自2022年巴厘岛G20峰会上的最后一次面对面会谈以来的首次。任何积极的发展都将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华盛顿。

美国一直利用莫迪与习近平之间关系的冷淡,推动印度更紧密地靠近西方,并加强了以四方对话(Quad)为代表的区域集团体系——该体系包括美、印、日和澳等国家,并成功地促使印度加入对俄罗斯制裁行列。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存在分歧,但中国和印度共享一条长达3,488公里的边界,也被称作实际控制线。

在1962年的战争之后,两个装备了核武器的邻国已经将战斗机、炮兵和导弹部署到了边境地区,并集结数千士兵进行大规模集结。印度同时还在与巴基斯坦、杰阿穆克什米尔以及阿鲁纳恰尔邦和乌塔拉坎德邦的边界地带部署有军事力量。

停止一次又一次冬季在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的军事部署,将释放出士兵及设备可用于其他地区的机会,并减轻对军事资源的压力。对于中国而言,缓解与印度的关系意味着可以将菲律宾作为其对抗领土争端的主要对手之一,除了声称为自己的台湾以外。

2020年冲突的后续影响深远且持久。印度采取了严格规则以限制对中国投资进行政府审批、禁用数百款中国应用程序并减缓签证申请处理速度。两国记者被驱逐出境,并暂停直航航班服务。在印国民抗议对习近平表示愤怒,商界也焚烧起中国商品之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之后至少进行了21次高阶军事会谈,逐步地,紧张局势开始缓解。同时,印度企业一直在呼吁放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以适应电动汽车、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增长带来的供应链压力。新德里的官员们已经为此事铺平了道路数月之久,包括取消对外国技术人员签证审批的限制以及加速处理中国技术人员签证。

他们承认,在缺少北京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印度在实现更快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政府自己于7月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提出,在增加进口自中国与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之间作出选择以提振制造业,这是发展策略的关键内容。但关键问题在于,这次缓和是否能持久?

防务观察人士指出,2017年在Doklam平原(两国都声称主权的地区)发生了印中军队对峙事件,最终达成协议后却有报道显示人民解放军继续占据一部分高地并建设基础设施。

类似情况可能会在这次冲突中再次出现。前印度陆军军官、现在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辛格指出,这次缺乏详细信息的协议在界线控制问题上的明确度尤为关键,特别是在争议区域的实际领土控制上。

据报道,2020年的冲突导致印度在有争议的山地地带夺回了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次缓和?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即将举行选举——当前形势紧张,两党都期望能有一段更加和谐的关系来稳定局势。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愿意接受一个在西方利益之外采取独立外交政策的印度。尽管双方已经同意撤军,但缺乏互信仍然显著。只要一步之差,一场军队巡逻或某位愤怒的地方指挥官就可能引发危险的再次爆发。我们仍未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虽然文章总体呈现出较为谨慎、客观的态度,但作者在提及中国积极方面时,也带有一定的肯定和正面情绪:
1. **"Perhaps, though it is unclear what kind of resolution has been reached. And Beijing’s initial period of silence has done little to inspire confidence."**  这句话中,尽管存在一些疑问和担忧,但也表明了作者对达成协议持期待的态度。
2. **"any rapprochement would be a welcome development — and one that will be closely watched in Washington"** 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中国与印度的改善关系是积极的趋势,并受到美国关注。
3.  **"China, removing the irritation with India would leave the Philippines as its main issue over conflicting territorial claims."**   这句话中对中国消除一个问题(与印度的摩擦)表示肯定。
  然而,文章整体更倾向于保持客观和谨慎,因此正面情绪得分并没有太高。

原文地址:China and India Bury the Hatchet For Now
新闻日期:2024-10-2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