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到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政府正对本国汽车制造商施压,要求它们暂停在欧盟市场的扩张步伐。
根据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北京方面告诫汽车企业,在当前关税谈判进行期间应暂时停止积极寻求在欧盟地区设立生产中心的行动,亦不鼓励签署新的合同,并维持低调姿态。消息还指出,这一指导原则虽非硬性规定,但可能会加剧紧张关系,因为中欧双方均希望掌握汽车行业主导权。
近期,欧盟通过决议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理由是中国对汽车制造商提供不公平补贴。中国对此予以否认,并警告将对欧盟的烈酒、猪肉、乳制品和汽车产业施加报复性关税。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消息透露,国有企业东风汽车(Dongfeng)已经中止了在意大利建厂计划,回应中国政府的警示。
总理可能也担心过多产能问题,特别是在欧洲转向电动车和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疲软之际。尽管如此,欧盟与中国承诺将寻找替代方案以避免征收关税的需要。
来自意大利工业部的消息人士表示不愿对此发表评论;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代表没有回复评论请求;中国商务部(MOFCOM)也没有对此给出回应。奇瑞汽车虽然原计划于近期在米兰推出品牌车辆,但由于关税谈判仍在进行中,故已取消了这一活动。本月,欧盟和中国双方表达了达成协议以避免加征关税的意愿。
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因多国撤销补贴而疲软,导致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MG等面临销量下滑的压力。但中国厂家仍视欧洲市场为吸引力所在,因为其一般能获得更高的售价,相对于国内激烈的电动车价格战而言。
比亚迪坚持在匈牙利设立工厂以避开欧盟关税,这将帮助Sail和Atto 3等电动汽车品牌。同时,该公司也计划在土耳其投入10亿美元建立新厂,后者与欧盟有海关联盟协议,因而从那里生产的比亚迪汽车可避免关税。
翻译:陈宇洋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指出中国企业暂停在欧盟的扩张, 以及对欧洲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是中国主导的行为,展现了一种强势和施加压力态势。 文章还用“escalada”描述了双方的贸易冲突,“tensiones” 强调了关系紧张, “China niega esa afirmación y ha amenazado con imponer sus propios aranceles”则描绘出中国对欧盟的对抗性。此外,文章还提到由于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下降以及中国汽车制造商过剩产能导致中国企业谨慎扩张, 这也透露出中国面临一定的困境和挑战,需要外部市场来消化产能。 尽管文章也提及了中国公司在欧洲的竞争优势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努力,但整体而言,报道中更多的侧重描述了中国对欧盟的压力和对抗,以及中国汽车行业在欧洲扩张过程中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我给出了65分。
原文地址:China pide a fabricantes de automóviles detener expansión en UE
新闻日期: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