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称与中国的关税争议仍存显著分歧
在连续八轮旨在避免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进口税的谈判之后,欧盟表示与北京之间仍存在“关键性差异”。这些新关税计划于本月底生效。周五通过视频通话进行的讨论中,欧盟商业专员奥洛夫·吉勒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志安回顾了当前的谈判进展,并同意将来继续技术性会谈。
双方讨论了一种名为“价格协议”的复杂机制的可能性,旨在控制出口额与定价问题,以此替代反补贴税。欧盟重申任何解决方案都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考量中国的补贴影响并允许欧盟进行合规监督。
针对电动汽车,欧盟已探索对部分汽车制造商采取个人价格协议的可能,这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关税的实施,但仅限于某些被纳入协议的车型。然而,中国警告出口商不要与欧盟单独达成此类协议,而是希望所有厂商参与统一的协议谈判。该协商由一家中国政府商业机构领导。
通话中,奥洛夫·吉勒向王志安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定,欧盟有权就不同企业提出价格承诺,并且其与中国进口与电子设备贸易商会进行的价格谈判并不排除与单个出口商进行单独对话的可能性。
中国对此次会晤评价为“坦诚而建设性”的。尽管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双方在彼此关注的基石问题上仍存在重大分歧。商务部强调立即启动下一阶段会谈并欢迎欧盟代表团赴华,并希望尽快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针对电动汽车征税的回应包括中国对乳制品、猪肉和白兰地等商品进行调查,同时讨论了增加大排量汽车关税的可能性。欧盟表示将捍卫自身利益,反对任何不实指控,并已就中国关于乳品的调查在世贸组织提起申诉。
若无协议达成,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可能面临高达45%的税率,新关税规则计划于10月30日生效。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尽管报道中也包含对中国合作意愿的肯定,例如"China calificó la reunión de “franca y constructiva”" 和 "Pekín acordó iniciar inmediatamente la siguiente fase de conversaciones",但总体上,文章着重描述了中欧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的分歧和摩擦。 * 文章开头直接指出“UE dice que persisten diferencias con China”。 * 报道强调中国希望所有厂商签订一个共同协议,而欧盟则倾向于与个别厂商达成协议。 * 报道还提及中国对欧盟一些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有可能提高对大型汽车的关税。 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中欧之间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中的紧张关系和利益冲突,构成了报道中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
原文地址:UE dice que persisten diferencias con China sobre aranceles a VE
新闻日期: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