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中国报道了新一艘宇宙飞船成功地将一支三名宇航员组成的队伍送到了在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这是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扩大影响力和与美国竞争的最新举措。这队由两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组成,将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接替目前居住于天宫空间站、已经驻留了六个月的宇航员。他们将进行各种实验并维护空间站结构,计划驻留至明年四月或五月。

这次任务的总指挥官蔡旭哲于2022年执行过神舟十四号任务,而宋令东和王浩泽则首次进入宇宙。宋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是第三批中国宇航员招募中的成员,经过了多年严格的选择和训练;王则是来自空军的飞行员,后转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作。

周三凌晨,中国宣布这次发射与飞行任务“完全成功”。北京时间四时二十七分(美国东部时间昨日四点二十七分),长征2F火箭搭载着神舟19号飞船从新西部的九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中国载人太空任务的主要平台。中央电视台报道:“全体宇航员状况良好,发射行动成功。”

此前由于担心中国政府对其空间计划的整体控制权由解放军掌控(作为中共军队的一部分),中国在2014年退出了国际空间站项目。

然而,中国的月球探索计划正加入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和印度)之间的日益激烈竞争。除了把空间站在轨道上建设外,中国还实现了将探测器登陆火星,其目标是在2030年前让人类登上月球——这将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这一成就的国家,并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研究站。

中国已历史性地收集了数十年来首次从月球表面带回岩石和土壤样本。它还在月球背面首次部署了无人车,成为全球首例。与之相比,美国仍然是宇宙探索领域的领导者,计划在五十年后首次再次让宇航员登上月球。不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3年将目标日期推迟到了2026年。

新上任的中国宇航团队将执行太空行走,并安装新的防备空间碎片的设备——其中一些可能由中国的行动造成。根据NASA的信息,大量空间垃圾是由“卫星碰撞”产生的。中国政府也表示,他们制定了应对万一宇航员需要提前返回地球的计划。

200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这一壮举的国家,这成为了中国近二十年来科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新闻报道着重强调了中国在空间探索领域的进步和成就,例如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登陆火星、送探测器到月球背面等。这些成就都被描述为“成功”、“全球首创”等积极词汇,展现出中国在太空领域实力的增长。
同时,报道还提到中国空间项目的雄心壮志,例如计划于2030年前将人送上月球、建立月球研究站等,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持续努力和投入。这些内容都暗示着对中国未来的美好展望,进而提升了报道对中国的正面情绪。
此外,报道还提到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国际合作意愿,例如寻求其他国家的合作,展现出中国开放包容的一面。
总而言之,报道中对中国空间事业的多方面肯定和赞扬,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展望,都体现出作者对中国正面情绪的强烈表达。

原文地址:China’s new crew arrives at space station in sign of growing influence in space field
新闻日期:2024-10-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