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接纳新一批宇航员 北京推进习总书记的’太空梦’

三名中国宇航员,包括唯一的女性宇航工程师王浩泽,在周三早上从中国的西北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并进入天宫空间站。国家新闻社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此报道。其中一名宇航员王浩泽年仅34岁,是空缺工程师,为中国载人航天管理局认定的第三位参与任务的中国女性宇航员。

新一批天宫宇航团队将会见此前的Shenzhou-18任务中的宇航员,以开始新的在轨交接流程。新华社提及。这批宇航人员将开展实验工作,目标是为2030年前实现宇航员登月和最终建立月球基地做准备。中国载人航天管理局认定发射成功,新华社指出宇宙飞船脱离其火箭并在10分钟后进入指定轨道。

新华社稍晚时补充,该宇宙飞船已快速自动化地与天宫空间站核心模块天河前端口完成了对接。据CMSA副总林喜强在发射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明,这批宇航员将在明年4至5月间返回地球。当前任务组预计将于11月4日返回,他们已在空间站停留了6个月。

“中国太空远大目标”

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政府加速推进“太空梦”。其建设独立的空间站,是针对国际空间站项目未接纳后,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完成的。美国对中共军队全面主导航天计划有所顾虑,因此不愿支持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中国的月球任务也成为与美国等多国竞争的一部分。作为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轨道的国家,中国已有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和月球表面。天宫空间站,由每6个月更换一次三名宇航员的队伍使用,预计在十年内维持运作。

此次Shenzhou-19任务中主要目的是“积累更多经验”。天文物理学家中村正雄(Jonathan McDowell)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尽管这批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的六个月任务可能不会见证突破性的进展或成就,但执行此任务仍然非常有价值。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与美国和欧洲同行并驾齐驱的高级航天计划。2019年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器,成为首个完成此项壮举的国家;2021年登陆火星。天宫空间站核心模块于2021年上线使用,预计服务期为约十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5
原因:

这篇文章在报道中国空间站的新成员入驻以及中国航天发展的重大成就时,使用了积极的词语和描述。例如,“雄心勃勃”,“太空梦”,“全面成功”,“为月球计划积累经验”,以及“与美国等国家竞争”。这些词语都体现出对中国航天项目的肯定和赞赏。 
尽管文章中也提到了美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但总体而言,文章更偏向于展现中国的进步和潜力,从而体现出作者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正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s space station gets new crew as Beijing advances President Xi’s “space dream”
新闻日期:2024-10-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