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万亿级美元未来日益倚重台湾」

当 Jung Yoonseok 寻找 AI 芯片 startup 的组装伙伴时,亚洲几乎每个国家都成为了他的选择范围,包括他的出生地——韩国。然而,这位35岁的哈佛毕业生却最终选择了台湾作为合作伙伴,原因在于这里的组合优势:人才、成本和速度不可匹敌。「台湾虽小,台北更小,在这片狭小的区域内,一切运作极其迅速」,他在访问台湾后这样说道。

Jung 的选择与数千家企业不谋而合。他们同样发现,依赖于这个岛国的生产,可以将他们的 AI 梦想变为现实。无论是 Google、Facebook 还是苹果等全球 AI 前沿公司,都在越来越多地转向台湾的公司——包括代工厂台积电(TSMC)在内的企业,以生产芯片、搭建服务器以及冷却设备。这一趋势也让台湾股市成为过去一年亚洲最繁荣的主要交易所之一。

有投资者预计这只是开始。「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基础正在集中于台湾诞生,这使得台湾成为了 AI 巨潮的关键受益者,并可能决定其发展速度与方向。「台湾是真正的 AI 驱动力」,Park Strategies 的高级副总裁、前美国商务部官员认为。

然而,台湾崛起的背后存在风险。科技生产生态系统首次在全中国以外的地区聚集于此。美中之间不断升级的竞争可能导致一些AI公司考虑不在中国大陆设立工厂。但是,这种重要性提升使得台湾对于长期寻求「收回」台湾的大陆方面来说更具吸引力。

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台积电(TSMC)的成功。「与竞争对手三星和英特尔争夺领先地位」,台积电继续主导半导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几乎独占所有最先进芯片的生产。这是 Nvidia 董事长黄仁勋等各大公司获取 AI 加速器的重要途径。除了台积电之外,台湾还有许多其他关键企业,例如服务器制造商,或是散热系统的创新者,如Delta和AVC。这些企业共同在预计2032年AI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的关键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次的对台湾名企的乐观态度将持续更久、比过去更为强烈。”First Capital Management 的董事长 Edward Chen 指出,这归功于台积电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比如与 Nvidia 合作。这样的合作将台湾科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台湾成为了AI相关的硬件一购俱全的市场」,台湾经济研究机构研究员 Liu Pei Chen 如是说。

对 AVChairman Shen 来讲,这场历史性的转变近在咫尺。他从数十年前从事散热器生产(基本铝制散热条)开始创业,现在公司则专注于开发能够适应Nvidia等公司的最新、更热芯片的液体冷却系统,并通过提供极致服务赢得客户支持。例如,早在亚马逊开始使用AVC产品之前几年就在西雅图总部隔壁设立办公室,为了抓住亚马逊云计算业务更快部署新服务器的机会。「我们每天去他们那里询问是否需要我们的服务」这位61岁的Shen回忆道。「我们可以免费帮你进行整个仿真,我们有新技术,你想看看吗?」

如今,在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台积电通过保持价格适度上涨来保留客户支持,这种策略被称为“照顾客户”。同样地,鸿海、广达等以生产iPhone和MacBook而闻名的企业也转型为AI服务器订单的竞争者。AVC、Delta 和 Quanta 在每年运营开支中投入约一半或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并响应全球需求的变化,在越南建立新工厂,投资额高达4.5亿美元。

「面对 AI 需求的增长」,这种创新成为吸引如 Liang 这样的 AI 创业者的磁石。「从南台北到北高雄乘高速铁路只需一个半小时内即可遍访全岛。」的便捷让供应商们在竞争中全力以赴。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公司都在竞相争取新业务的机会,期待把握AI热潮带来的机遇。「全球正站在AI处于核心地位的时刻」Liang 表示。「会有更多公司继续来到台湾寻找这些技术。」

如此看来,台积电、鸿海、广达等公司的成功已经不仅仅是市场动态的结果,更是全球对AI技术创新需求不断增长的直接反映。未来,随着AI领域继续加速发展,这个亚洲岛国的重要性只会日益增强。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5
原因:

文章主要描写了台湾在AI产业中的蓬勃发展以及其作为AI制造基地的优势地位。虽然文中提到了中美摩擦导致中国芯片行业受到影响,但也并没有明确表达对中国负面情绪。 
而对中国的表述主要集中在台海局势的提及以及中国芯片行业因美中摩擦而受到影响,这两点并不完全体现负面评价,可以理解为客观描述而已。

原文地址:How AI’s $1.3 Trillion Future Increasingly Hinges on Taiwan
新闻日期:2024-10-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