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归咎于中国的收益打击

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将自己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的疲软、政府审查以及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纷争。不仅仅是依赖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和矿业行业,芯片设备巨头、医疗技术公司和法国电气设备分销商等多家公司的财报都提及了对华业务增长放缓的情况。10月份以来,上述三家企业的股价均出现下滑,其中飞利浦的单月跌幅可能创下两年内最高纪录,阿斯麦(ASML)则是自2010年8月以来最大的跌幅。

DWS资产管理欧洲大型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从少数几个行业到更广泛的市场,中国需求疲软开始蔓延,并影响了消费品领域以外的企业。他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更为复杂和多元,包括中国的房地产业长期危机及美国、欧洲企业面临的监管压力加剧等因素。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表明,在讨论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中提到中国话题时,约65%的欧洲公司持有负面态度,这一比例在经济、利润边际和裁员等议题中是最高的。尽管如此,在九月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经济增长的广泛刺激措施。

欧元区暴露于中国的股票指数自10月中旬财报季开始以来出现下滑。此前已经受到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法国政治动荡以及制造强国德国制造业疲软拖累的欧洲股市指数在过去三周也有所下降。

“对欧洲企业而言,情况并不乐观。”巴克莱私人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说,“当国内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都在减速时,找不到明显的增长动力。美国可能不会补足这一缺口,特别是如果下届政府倾向于实施更多进口关税的情况下。”

ASML、荷兰照明设备制造商Philips Lighting、眼镜生产商Essilor、法国轮胎公司Michelin以及软件公司SAP等公司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对华业务提及次数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占欧洲企业总营收的约8%,但对于部分行业如奢侈品而言,中国市场的贡献可能高达年度销售总额的25%。科技投资者获得74%的收入、矿业企业获得20%-60%等数据源自摩根大通集团的数据分析显示,许多公司尚未看到明确的缓解迹象。

化妆品制造商欧莱雅表示,中国的美妆市场依然疲软,路威酩轩集团透露消费者信心与疫情期间的历史最低点相似。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以及丹麦同行嘉士伯的业绩报告中也指出销量下降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压力。

此外,价格竞争的加剧及对灯泡出口的新关税措施给飞利浦等公司带来了更多头疼问题。阿斯麦公司对于未来一年销售前景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则是基于潜在的新限制可能影响芯片技术出口的预期。汽车制造商也因电动车关税纷争陷入与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较量之中。

尽管预计11月从中国有进一步的行动,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将如何惠及非中国市场的企业。DWS的施曼认为,对于依赖中国市场的欧洲企业而言,前景充满挑战。“我们投资组合中并未对中国经济复苏做出具体押注,即使近期政治层面对此更为乐观,仍保持谨慎态度。”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5
原因:

文章主要讲述了欧洲公司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和负面影响。  
* **众多企业反馈**: 文章列举了许多欧洲公司的案例,这些公司都明确地将中国的经济疲软、监管压力以及中欧贸易摩擦归咎于自身的业绩下滑。 
* **市场表现**: 中国股市表现不佳,并连带拉低了欧洲整体的市场情绪。  ASML、Philips等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大幅下跌。
* **负面词语**: 文章中充满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和负面描述,例如“疲软”、“压力”、“减速”、“挑战”等等。 
这些因素共同表明,作者对于中国经济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并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佐证了这一观点。

原文地址:Europe Firms Blame China for Earnings Hit Due to Weak Demand, Tariff Spats
新闻日期:2024-10-3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