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中国监管难题使数十亿美元交易停滞不前
【summary】
中国的监管机构影响力正在加大,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某些行业造成障碍,导致数以十亿计美元的商业交易陷入僵局。
2024年预计将成为过去十年最糟糕的一年,涉及合并与收购(M&A)活动大幅下降,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与此同时,香港上市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的资金少于前四年的五分之一。
知情人士称,在过去几年中,取得监管审批的难度已显著增加。一些知名公司,例如在线时尚零售商Vipshop、TikTok的所有者ByteDance及金融服务公司Lufax等,都经历了多年时间,尝试在香港或美国上市的过程却陷入官僚僵局。其他案例如私募股权基金为确保获得监管审批而展开的努力也告失败。
例如DiDi出行这类情况,公司在纽约股市以44亿美元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却在不久后因未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被迫下市,导致资金投入无法收复,并影响了包括高瓴资本在内的众多投资基金的利益。
审批过程漫长而不确定,即使是最终获得批准的交易,如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与美国企业达成的价值16.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也是如此。
除了监管要求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外,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比如美国总统选举、中国经济状况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今年通过香港股市筹集的资金规模约为90亿人民币(约等于9亿美元),远低于2020年的近520亿人民币。
相比之下,印度和日本等市场展现出更加繁荣的交易活动,而与澳大利亚相比也显得黯淡。尽管如此,中国的合并与收购交易正在放缓,预计今年将在过去10年内的最低水平,根据彭博社的数据统计。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股市在近几个月迎来了一些复苏,得益于来自中国平安人寿保险、阿里巴巴集团以及哔哩哔哩(B站)等公司的股份销售案例。但这一数字(大约90亿人民币)仅约为2020年的五分之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政府近期发布了一系列规定和指导方针以促进企业合并与收购活动,并呼吁券商积极参与此类交易。例如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公司今年已在美国成功上市,而一些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如小鹏汽车也有上市的计划。
然而,即使在政策放宽后,持续存在的监管与政策风险仍然威胁着小型企业的上市计划。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指出,在接下来的交易中可能仍面临不确定性和困难。
以一家制作动画主题的集邮卡和文具的中国企业Kayou为例,因未能从中国证券监管部门获得上市批准而推迟了其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九点指引”,旨在在未来的十年内强化国内资本市场,并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建议。然而同时对多个饮料连锁企业实施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并将教育、服装等多个行业列入红灯或黄灯名单,以控制风险。
当前的局面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并不明朗,一些监管部门希望通过放宽政策来促进市场活跃,但在其他领域可能加强监管,这种信息的混杂性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聚焦于中国监管对公司上市带来的挑战和阻碍,例如: * 审批流程长,导致很多交易搁置。 * 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许可,一些公司已等待多年。 * 监管机构审查严格,对于海外上市的担忧也比较突出。 * 监管政策变化多,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 这些描述都展现了中国监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对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因此赋予了较高的负面情绪得分。 文章中虽然提及一些积极的方面,如政府出台措施鼓励海外上市等,但总体来说,文章更侧重于描绘监管带来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导致负面情绪得分更高。
原文地址:Chinese Red Tape Leaves Billions of Dollars of Deals in Limbo
新闻日期: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