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中国旅者弃飞选乘长途车轨探世界》
林恩(23岁),本可六小时内直达目的地若非飞机,然而在今年一次旅程中他选择了耗时三天的长途汽车从新疆西北至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请不要误解:此次骑行并无任何高级娱乐、美食或是特别的人体工程学座位。此行程实为艰难之旅。林在小红书上分享:“背痛难忍,坐了46小时,腿伸展的时间少之又少。”每两小时他可以下车吃食稍作休息。
然而,他并未停止这样的旅程。在过去一年中,林频繁选择长途大巴和列车旅行,并因此自称为“铁臀”旅者—这一群体中的一个分支,他们在不舒服的座位上花费长时间而感到筋疲力尽,直至如金属般的坐感。“铁臀世界先游者”是他们的信条。
这群“铁臀”旅者多为年轻人或刚毕业的学生,有更多时间,但经济能力有限。中国经济挑战——长期房市困境、消费低迷以及青年失业率高企—促使他们寻找更为经济的探险活动。
27岁的彭飞便是其中一员。他指出,“预算限制是我主要的原因。以这种方式旅行让我可以以更少的钱访问更多地方。”
许多“铁臀”旅客在路途中小憩,品味当地美食,交朋结友,同时亦要应对旅程带来的挑战。“筋疲力尽”,这似乎成为长途巴士旅行的常态。
这种体验,与飞行不同,在中国人的眼中,“接地气”意味着更加亲民。很多选择汽车是因为价格便宜,常用于探亲或工作。路途中发生的关于文化的分享、家庭故事或是生计的各种精彩故事让人充满兴趣。
中国境内的长距离汽车和列车线路主要服务于城市间的通勤工人,为他们提供往返家乡的低成本选项。尽管这些方式耗时较长且没有频繁休假的机会,但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趋势追随者的选择。
“铁臀”旅者的旅行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或者说是一种高端化的趋势。“在广袤的青藏高原、戈壁沙漠和壮观的山脉面前”,林恩今年通过一条53小时的列车线路从广州至拉萨,亲自见证这一切。与飞行不同的是,旅客能够看到飞机无法覆盖的景致。
“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彭飞在从哈萨克斯坦到土耳其的10,000元(约1400美元)的旅程中如此写道,她通过巴士穿行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途中唯一乘坐飞机是从乌兹别克斯坦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费用仅300元。
从日常单调的工作中脱离并寻找新意义的决心是彭飞放弃月薪稳定工作去旅行的原因之一。在这些充满挑战的旅程中,旅客们长时间挤在一起,“聊天成为自然而然的消磨时间的方式。”他们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建立起友谊,激发了相互之间的灵感。
这群“铁臀”旅者希望在年轻时尽可能多地探索世界。“我希望年轻时多看这个世界,”彭飞现在身处埃及旅行时说道。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积极地描绘了“铁臀旅行”现象,突出了年轻一代的冒险精神、对低成本旅行的追求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体验和了解。 文章通过采访两名“铁臀旅行者”,展现出他们对旅行的热爱、遇到的有趣故事和结交新朋友的经历,这些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虽然文章也提到了经济压力等现实问题,但整体呈现出来的氛围是充满希望和探索精神的,反映了中国年轻人追求丰富生活体验的态度。
原文地址:Young Chinese are ditching planes to travel long distances by bus and train. Meet the ‘iron butt’ travelers
新闻日期: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