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最大矿业公司Nornickel正与位于中国广西的港口城市防城港进行深入谈判,计划在当地建设一座大型铜精炼厂。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座年产能为50万吨精炼铜的工厂将使用从俄罗斯进口的矿石浓缩物作为原料。
这一举动被视作努力降低生产环节的成本,并更靠近全球最大金属市场——中国。Nornickel公司早在今年初开始探讨与中国在项目合作的可能性,此举是针对美国和英国对俄罗斯大宗商品实施制裁而采取的应对措施,Nornickel总裁弗拉基米尔·波塔宁(Vladimir Potanin)四月时曾提及。
然而,Nornickel并未透露谈判中的具体中国合作伙伴。有了解情况的人士透露,早些时候Nornickel还与至少两家中国企业讨论过,是否可以利用其现有的精炼厂处理俄罗斯的矿石浓缩物,但这一方案已被放弃。公司现专注于建造一座新的工厂。
目前此计划尚在研究阶段,并未最终确定,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尽管如此,Nornickel否认了对此事发表评论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应对铜精炼产能过剩的问题,对Nornickel的计划持保留态度。防城港已有金川集团运营的60万吨级的精炼厂。近年来,中国在全球铜市场中的份额因过去几年大量新建的精炼厂而有所增加,但如今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和原材料稀缺导致利润空间变窄的困境。
尽管Nornickel不在西方国家的制裁名单上,美国及英国仍对俄罗斯生产的铝、铜和镍实施限制措施,旨在削弱普京通过乌克兰战争获得的资金来源。今年上半年前九个月里,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精炼铜约为16.5万吨,同比大幅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
”
此翻译已调整为更符合中国阅读习惯的方式:优化语句结构、采用常见的中文表述,并保持与原文信息的一致性,同时注意控制译文的长度,避免冗余。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尽管文章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公司在华投资计划,但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炼铜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产能过剩**: "The Russian move comes as China grapples with a glut of existing refining capacity," 表明中国目前面临着炼铜产能过剩的困境。 * **市场竞争激烈**: "The capacity boom has put the industry in a predicament, as cutthroat competition for scarce raw materials crushes margins." 指出中国的炼铜行业正在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利润空间被压缩。 * **国内企业反弹**: "Nornickel’s plan has sparked pushback from China’s own copper industry" 说明中国本土企业对俄罗斯公司新建厂项目抱有抵触情绪。 这些信息都体现了中国铜业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暗示着一些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Russian Miner Moves Closer to Deal for New Copper Plant in China
新闻日期:2024-11-12